中工網訊 “跟著我的節拍我們再跳一遍”“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顏真卿《多寶塔碑》的基本筆畫”“在蛙泳中,雙手需要向外推開,然后向內劃水,再向外推開,如此反復進行”……每天下班后,吉林省長春市工人文化宮熱鬧非凡,各類文體培訓課程吸引了眾多職工群眾前來學習。職工高杰感慨地說:“工會開設的培訓課,不僅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也為我們提供了技能學習、藝術交流、展示自我的平臺,受益良多?!边@是長春市總工會依托工人文化宮為職工構建高質量文化陣地,“解鎖”職工“幸福密碼”的一個側面。
建設“圈層式”服務陣地,職工服務有“實”有“效”。長春市總工會充分整合、挖掘工人文化宮文化資源,以各類文體活動、文體培訓為落地載體,以公益化、普惠化、多元化的方式,向全市職工饋贈“美好生活能量包”。依托“幸福匯”工會驛站陣地資源,充分發揮文體協會作用,采用“1+5+N”的服務模式,各協會按照驛站功能特點和自身特長,首先選擇1家工會驛站常態化開展專業化文化活動,輻射帶動周邊5家工會驛站開展文化服務,各協會互補輪換。2024年,文體協會深入功能型工會驛站開展戲曲、集郵、攝影、書法、繪畫等“幸福匯”公益講堂213期,服務職工群眾8000人次,打造“工會驛站+文化”的服務新模式。
高質量服務供給,成效有“新”有“意”。通過強化專職、優化兼職,建立起一支高水平文體培訓師資隊伍。依托公開招募、基層推薦、賽事選拔等多種方式,去年招募文體活動引導員232名;定期開展專業培訓,提升引導員專業水平和活動組織能力,積極組織引導員參與藝術節和“幸福匯”公益講堂各項活動。
提供多元化服務項目,職工培訓有“技”有“趣”。聚焦新時代職工文化學習和技能提升的實際需要,充分整合陣地和社會資源,采用錯時服務的方式,靈活安排培訓時間,面向廣大職工開辦書法、繪畫、朗誦、聲樂、舞蹈、運動健身、技能提升等專業化、系統化、多樣化的培訓課程,為廣大職工搭建技能提升、素養提高、才藝培養的新平臺。2024年,開設職工及職工子女書畫、聲樂、舞蹈、球類、游泳等文體培訓312班次,培訓學員8000人次。
充分利用數智網絡,去年創作發布“工小圈日常”短視頻作品126期,大型活動直播12次,播放量達137.5萬人次;錄制發布“惠工直播間”課程50期,觀眾人數達20萬人次;“跟我學系列”短視頻課程30期,總播放量達15萬人次,線上服務職工人數再創新高。
職工李女士是培訓課的受益者?!皩W一門樂器一直是我的夢想,我在工人文化宮報名了鋼琴課,每天下班都會過來上課,老師很有耐心,讓我們這些零基礎的學員也能聽懂,現在我已經能彈奏一些簡單的曲子了,非常有成就感?!甭毠だ钆康纳?,因為一堂堂含金量十足的鋼琴課而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從“八小時”以外的業余生活有“知”有“味”到假期孩子的托管培訓,長春市工人文化宮已經成為職工的學校和樂園。
2025年,長春市總工會將堅持以提升職工生活品質為目標,依托工人文化宮廣泛開展職工群眾文體活動,全力助推工會服務圈建設,確保完成全年重點工作目標,力爭全年接待服務職工達100萬人次。
(勞動新聞記者 雨航)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