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梅
隨著京津冀協同創新不斷深入,京津冀低空經濟協同發展活力十足,空中通勤、無人機配送、安全巡檢等新功能“飛”入三地城市生活。
飛“閱”旅游活力十足
滿眼湛藍的水面,叢叢青翠的蘆葦,村莊像珍珠連成白色“項鏈”……空中視角下的白洋淀,別樣美麗。
“現在飛到多高了?”游客趙翔在一架帶有“白洋淀通航”字樣的飛機上,興奮地詢問身旁的駕駛員李根。“370米。”李根的回答清清楚楚地傳到趙翔耳畔。趙翔感嘆:“真沒想到飛機無噪音,就像坐在頭等艙。”
得益于鄚州機場推出的低空飛行+游覽業務,這樣的美,今后所有的人都有機會體驗。
隨著“五一”假期臨近,飛“閱”未來之城的預約訂單紛至沓來。“我們不僅有環繞白洋淀的游覽航線,還有飛往北京、張家口、承德等地的航線。”李根介紹,從北京平谷、順義飛到鄚州機場僅需45分鐘,越來越多的京津市民通過“打飛的”來雄安。
目前,鄚州機場已實現往返北京的常態化飛行,并與國內多個機場形成聯網模式,開辟轉場航線27條。鄚州機場正在打造無人機物流配送、京津冀遠途運輸等業務,推動京津冀低空經濟更加繁榮。
在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中國海洋博物館、媽祖像和“基輔”號航母網紅景區,游客乘坐飛機在三點之間飛來飛去,盡享低空飛行+旅游的輕松和愜意。
給航空器安上“智腦”
“當飛行器繞過摩天大樓的陰影,或是突發大霧天氣導致能見度驟降,信號出現故障,它們可能與地面的低空交通管理系統暫時失聯。這時,又該如何確保飛行器繼續在空中安全高效且有序飛行?”在天津市寧河區,信天智行(天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丁元沅正致力于解決這個難題。
2023年11月,丁元沅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并發布了原型樣機——開拓性航電自主飛行(輔助)系統。這一適配于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以及中大型無人機的機載系統,不僅在機動層面實現了探測和避讓,更在戰術層面配備了安全間隔保障,并在戰略層面實現了多機協同智能,填補了中國在航電設備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
“給航空器安裝上多機協同系統這個‘智慧大腦’,就能快速識別緊急狀況并迅速做出反應。航空器可以互相知曉位置,有序降落,確保安全。這體現了低空交通管理系統與機載自主飛行系統的緊密配合,也是我們系統的核心優勢。”丁元沅信心滿滿,隨著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多機協同系統還能幫助航空器互相協調飛行位置,讓速度快的“超車”,從而大幅提升低空飛行的交通安全。目前,公司正在申請立項,進行適航樣機的研發,計劃到2026年實現適航產品量產。
協同作業越飛越“高”
京津冀千米之下的低空經濟正在加速“起飛”,越飛越“高”。
天津市武清低空經濟科創園,也叫“空路軌”綜合測試驗證基地,這里已獲批14平方公里專屬空域:“路”指公路智能駕駛領域;“軌”代表軌道,這里有雙線總長800米的鐵路軌道,并建有國內首創的列控系統數字孿生研發試驗平臺,已成為京津冀等地低空飛行主要試驗場地之一。
據介紹,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產品——移動式全自主無人機巡檢系統,實現了“無人機+汽車”聯動,目前樣機正在進行應急場景應用試驗。
“機車船”無人化協同作業,是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無人機系副教授張素杰正在研究的課題,主要測試驗證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等交通載體之間的自主協同產業協作。
不久前,寧河區與北京市豐臺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無人機物流、低空旅游、應急救援等領域的發展。
黃驊市融媒體中心
來源 | 北京日報
編輯 | 劉恬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