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農作物管護關鍵期,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鎮處處是繁忙景象。該鎮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生態養殖,將閑置空間打造成增收“微田園”。
4月25日,走進和田市拉斯奎鎮巴什拉斯奎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道路旁、村落里,綠樹成蔭,家家戶戶庭院干凈整潔,繁花點綴,綠植環繞,與錯落有致的房屋相互映襯。在村民麥提托合提·努爾麥麥提家中,庭院被科學劃分為生活區、種植區和養殖區。生活區,高大的葡萄架下,一盆盆顏色各異的三角梅、玫瑰等鮮花爭先怒放;1.5畝的種植區內,辣椒與花椒樹長勢良好;養殖區,鴿舍內羽毛潔白的鴿子或振翅飛翔、或悠閑踱步,咕咕的叫聲此起彼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庭院改造以后干凈又漂亮,春天有花,夏天有葡萄樹,秋天有果樹,我家院子種了辣椒,花椒樹,一年有5000元收入,養的鴿子一年能賣3000元左右,我們的生活太幸福。”村民麥提托合提·努爾麥麥提微笑著說。
拉斯奎鎮在推進庭院改造過程中,始終堅持經濟實惠、方便實用、文明美觀的原則,結合每戶實際情況,引導村民充分利用庭院空間,科學規劃種植、養殖區域,這一舉措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還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此外,“隧道雞”生態養殖模式也成為養殖戶的“新寵”。該鎮通過政策扶持和技術指導,為農民提供優質雞苗、飼料補貼,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黨的政策太好了,鼓勵我們養殖‘隧道雞’,一只雞苗13塊,政府補貼10塊,我們自己掏3塊。我養了100只土雞,現在已經出欄了,一只雞能賣80 - 120塊,一年能收入5000多塊錢。”拉斯奎鎮庫勒來克村村民麥麥提明·伊德日斯開心地說。
“我們這種創新模式充分利用隧道結構,占地小、空間大,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避免了雞群損壞農作物,有效提升養殖效益。目前,全鎮‘隧道雞’養殖規模達1600多戶30000多只 ,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亮點。”和田市拉斯奎鎮副鎮長楊永鵬介紹說。
據了解,今年拉斯奎鎮全鎮庭院種植面積1700余畝,預計畝均收入2000元以上。該鎮通過發展庭院經濟,既扮靚了鄉村顏值,又鼓了村民腰包,讓“方寸小院”真正變成了“增收庭院”。
“為了進一步解決蔬菜和‘隧道雞’的銷路問題,我們也成立了‘和田聯心蔬韻有限責任公司’,并且與多家單位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讓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庭院改造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不斷挖掘庭院經濟潛力。”和田市拉斯奎鎮副鎮長楊永鵬說。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張淑華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