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6日),由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主辦的“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大型公益活動走進上海大學醫學院醫大醫院。本次活動以“關愛成長·筑夢未來”為主題,通過科普宣講、義診篩查及個性化干預方案,助力家長科學管理兒童體重,推動兒童健康關口前移。
活動現場,醫大醫院兒科生長發育專科主任醫師宇根于通過動態生長曲線模型,直觀演示了0-18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波動區間。“3歲前每年生長小于7cm,3歲至青春期前小于5cm/年,青春期小于6cm/年,都需警惕生長遲緩。”醫生特別提醒,性早熟(女孩7.5歲前、男孩9歲前出現第二性征)會導致骨骺提前閉合,可能造成終身高損減10-15厘米。他提出,青春期前體重過快增長會加速骨齡進展,可能導致終身高受損,“3-8歲”是預防肥胖的關鍵窗口期,建議家長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體重及BMI趨勢。
據介紹,醫大兒科致力于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規范化診療,設有兒科門急診、兒科病房,開放夜門診、生長發育中心、過敏咳喘專科、專家特診、特色小兒內聯合,包括小兒發育行為、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青少年心理等門診服務。生長發育專科可開展與矮小癥、生長發育遲緩、性早熟、小兒肥胖或消瘦等疾病相關的檢查化驗診療項目,并根據每個患兒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檢查治療和隨訪內容。
義診環節中,醫院為兒童提供智能體脂檢測、骨齡評估及代謝指標篩查。專家團隊根據檢測結果,為超重兒童定制“飲食-運動-睡眠”三位一體方案。活動現場,“家庭體重管理打卡計劃”備受家長青睞。家長可記錄孩子的每日飲食、運動及體重變化,系統自動分析趨勢并推送健康提醒。這種“全程數字化管理”模式,有望打破“越減越肥”的惡性循環。
據悉,該行動后續將聯合學校、社區開展“兒童健康食堂計劃”和“課間運動挑戰賽”,持續推動兒童肥胖防控落地。未來,醫大醫院將持續深化兒童健康公益事業。一方面,擴大公益活動的覆蓋范圍,通過與基層醫療機構合作,開展“兒童健康公益行”,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另一方面,加強與學校、社區的合作,定期開展校園健康篩查、社區科普活動,提高兒童健康知識的普及率。同時,醫院還將為經濟困難家庭的患病兒童提供醫療救助,從預防、診療、救助等多維度發力,全方位為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記者:趙凌云
攝影:趙凌云
編輯:呂斌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潘胡剛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