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紅薯能降膽固醇,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還能清理腸道垃圾。乍一聽好像挺有道理的,但如果吃紅薯就能輕松降膽固醇,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天天啃紅薯,血脂卻還是居高不下呢?
紅薯性平味甘,能健脾胃、通便潤腸,對身體有不少好處。但它并不是萬能的,尤其對于膽固醇偏高的人來說,光靠吃紅薯就想解決問題,基本不現實。更關鍵的是,有些素菜雖然看著健康,但如果吃得不對,反而可能讓膽固醇問題變得更嚴重。今天二大媽就來好好掰扯掰扯這個事兒。
膽固醇高,不只是“吃出來的”問題
很多人以為膽固醇高是因為吃肉多,其實不然。膽固醇分兩種:外源性(從食物攝入)和內源性(由肝臟合成)。外源性只占20%,80%是肝臟制造的。即使不吃葷,膽固醇也可能因情緒壓力、睡眠不足或脾胃功能失調等原因升高。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胃虛弱會導致痰濕堆積,而痰濕正是血脂異常的重要原因。所以,膽固醇高不僅是“吃”的問題,還與身體整體狀態有關。盲目依賴“降脂神藥”或“降脂食物”,可能沒效果,甚至讓問題更復雜。
這3種素菜,膽固醇高的人要少吃
接下來二大媽要說的重點是——有些素菜,膽固醇高的人真的不能多吃。別以為只有肥肉才會影響血脂,有些素菜看似清淡,其實暗藏玄機。
1.土豆
雖然富含膳食纖維,但淀粉含量高,吃多了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尤其是油炸或加糖烹飪的土豆,容易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影響膽固醇代謝。因此,膽固醇高的人要少吃土豆,更不要用它代替主食。
2.茄子
低熱量、高纖維,看似健康,但非常吸油,紅燒或煎炒會讓它變成“油脂炸彈”。而且中醫認為茄子性寒,脾胃虛寒的人吃了可能傷胃氣,導致消化不良,進一步加重痰濕問題。所以,吃茄子最好選擇蒸煮,少油少鹽。
3.豆腐
雖然是優質蛋白來源,但含有植物固醇,可能干擾膽固醇吸收平衡。同時,豆腐嘌呤較高,攝入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影響脂質代謝。加上加工豆腐(如油炸或凍豆腐)脂肪含量不低,膽固醇高的人可以適量吃,但要避免油膩的加工品。
如何正確調理膽固醇?
說了這么多,二大媽知道你最關心的還是怎么調理膽固醇。其實很簡單,記住一句話:飲食只是輔助,關鍵在于全身調養。
飲食要均衡
別迷信某種食物能“包治百病”。紅薯可以適量吃,但不能指望它解決膽固醇問題。膽固醇高的人應減少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優質蛋白質,比如魚肉、雞肉、雞蛋清等。
運動很重要
中醫講“動則生陽”,適當運動能促進氣血運行,化解體內痰濕,改善血脂。每天散步半小時,效果比光吃紅薯強多了。
別忽視情緒調節
現代人壓力大、熬夜多、焦慮重,這些都會傷肝,導致血脂異常。保持心情平和、規律作息也很關鍵。
平時可以試試泡點菊花茶喝,或者睡前用熱水泡腳,都能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來源:老郭養生談
【版權說明】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無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