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象新聞報道,4月24日下午,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記者:近來美方不斷有消息稱中美之間正在談判,甚至將會達成協議。請問,您能否證實雙方有沒有開始談判?外交部發言人:這些都是假消息。據我了解,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這場關稅戰是由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對話談判必須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特朗普(資料圖)
據央廣網報道,在最近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在回應美方有關中美關稅戰將很快降溫等表態時,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應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徹底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濫施關稅,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不僅無助于解決美自身問題,反而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民眾生活消費,已經遭到國際社會和美國內強烈反對。
中美關稅戰的后續情況再次成為焦點。而最新的情況是,中美兩邊的口徑出現了明顯的“不一致”。特朗普釋放對華關稅緩和信號。首先是美國方面多次釋放緩和信號。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會降低對華關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甚至表示已經和中國進行關稅談判,并且取得了“明顯進展”。為什么特朗普要對中國妥協?自從中美關稅戰持續升級以后,145%的對華關稅已經導致美國企業成本持續攀升,國內供應鏈出現紊亂。
特朗普(資料圖)
報道稱,特朗普在和現實做較量時,生動展現了采取最強硬路線所需要付出的政治經濟代價。他在4月初悍然反動這場貿易戰,幻想著能回到一個更簡單的時代,只需要施加“懲罰性關稅”,就能迫使全球企業遷移到美國建廠。可到了4月末,他卻發現,現代供應鏈世界遠比其預想的要更復雜,且關稅能否產生預期的效果也遠未可知。特別是在一通色厲內荏的對華訛詐后,《紐約時報》發現特朗普先“眨眼”了,報道援引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員私下表述稱,他們承認未能準確預測中方反應。
美國知名經濟學者、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近來推出的一篇重磅長文,標題特別叫板這個“特朗普牛皮”,貿易戰易輸。波森分析,不是華盛頓,恰恰是北京,在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的貿易關稅戰中擁有升級主導權。與特朗普的認知判斷相反,中國擁有更多手段放大美方痛感,而美國反擊空間其實有限。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方對華高度依賴,尤其在一些關鍵領域,諸如原研藥成分配料、稀土材料乃至部分芯片等,美國短期內很難找到替代品填補缺口。
據法新社報道,23日被問及華盛頓是否在與北京談判時,特朗普說“一切都很積極”。對于美國是否與中國在貿易問題上進行直接接觸的提問,特朗普回答“每天都有”。不過當天早些時候,貝森特說,“雙方正在等待彼此之間的對話”。他稱,美中兩國降低向對方征收的高額關稅才能開始進行談判。英國《金融時報》說,貝森特否認了美方將單方面削減對華關稅。但他23日再次提到,美中都不認為目前的關稅水平是可持續的,“兩國之間貿易中斷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特朗普(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