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溫州一老農來到金店,偷偷從懷里,掏出一本金冊,想用它打個手鐲,金匠正要丟進爐里,突然發現,金冊竟刻了不少古字!
這天,金店的大門被推開,一個穿著破舊的老頭走了進來,柜員抬頭看了他一眼就沒在意了,像這樣打扮的人手里都沒什么錢,他都懶得上前招待。
沒想到老頭沒有去看展示柜里面的首飾,反而走到他的面前,謹慎的開口:“咱們這能不能打金鐲子啊?”
柜員點了點頭,有些好奇的問道:“能打是能打,你是要打什么樣的?”聽到這話,老頭的臉上露出一絲喜悅的笑容,迫不及待的說道:“我要打個大的,沒有花紋的那種,看起來粗粗的。”
“可以的,先生,請問你帶要金子過來了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這里有符合你要求的鐲子,你可以看一看。”柜員熱情的推銷著。
老頭慌亂的擺擺手,嘟囔道:“不用不用,我拿著金子過來的,直接給我打鐲子就行了。”
柜員尷尬的笑了笑帶他去找金匠師傅,只見老頭拉開衣服的拉鏈,從懷中掏出個金色的物件,鄭重的遞給師傅,問道:“用這個能弄成手鐲嗎?”
金匠師傅看著手里仿佛是個冊子一樣的東西,陷入了沉思,皺巴巴的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看著也不是裝飾品之類的,不知道是什么人家將金子做成這古怪的模樣。
忽然眼尖的師傅看出了些不對勁,他將金冊子仔細的放到眼前瞅了瞅發現上面居然寫著字,還不是現代的字,看著就像是古文。
他轉頭又瞧了瞧老頭的打扮,認真問道:“老人家,這東西是哪里來的,我看著它不像是尋常物件,很可能是古董,要是融了做金鐲子就虧大了。”
師傅的話讓老頭變得緊張起來,他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來源,這態度瞬間讓師傅警覺起來,懷疑是不是他從哪里偷來的,想要融了銷毀證據,如果自己幫他做成金鐲子,到時候警察抓人的話,自己不就成幫兇了。
胡思亂想的師傅把自己嚇出一身冷汗,說什么都要報警,老頭見此連忙阻攔,嘆了口氣將金冊的來歷說清楚,這東西確實不是他的,是他撿到的。
原來就在前幾天,他家附近有個施工現場,工人們挖土的時候發現了個罐子,大家爭搶著要看看有什么寶貝,沒想到里面一堆首飾銀子之類的物件,老頭趁著大家哄搶之際,偷偷順走了這個金冊子。
回到家后,他就和老婆商量打成金鐲子,回頭可以留給孩子,所以一大早就來金店找師傅,沒想到鬧成這樣子。
最后在金店師傅的勸說下,老頭將東西帶到了文物局看看到底是什么,經過專家的仔細觀察鑒定后,得出結論這是南宋的金葉子。
就是人們常在書中看到的貨幣的一種,古人將金子打造成冊子的形狀,方便隨身攜帶,需要多少直接剪下來就可以了,帶整個金子不好找錢,一般貴族才會用這種東西,因此留存下來的并不多。
金冊上面的文字寫的詩“霸北街西”,指的是制造它的金鋪所在地,相當于給金葉子蓋了個章,這個金葉子的歷史價值不言而喻,幸好金匠師傅眼尖看到了上面的字,沒有直接當成尋常金子給融了,不然的話就損失大了。
最后被挖出來的文物被找了回來,在眾人的勸說下,老頭將金冊上交了上去,為專門家研究南宋時期的經濟貨幣發展做出了良好的貢獻,而金葉子后來則被放到了當地的博物館中,供大家參觀。
參考來源:
溫州人民路曾發現南宋金葉子!和南海一號發現同出一家,見證千年商港繁華興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