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那個風雪夜,我和老張縮在連隊值班室的鐵架子床上,對著取暖器啃方便面。他咬著塑料叉子突然問我:“要是有一天讓你脫軍裝,你敢不敢?”我笑他杞人憂天,沒想到23年后,這個玩笑竟成了他人生最難的抉擇。
去年深秋,老張攥著《軍官退役安置意向表》沖進我家,紙頁都被他捏得發皺。40歲的副營職參謀,服役年限卡在最高線上,轉業和逐月像兩把懸在頭頂的刀——選轉業,地方單位論資排輩,四十歲的“新兵”只能坐冷板凳;選逐月,每月萬把塊的退役金聽著不少,可脫下軍裝就像被連根拔起的胡楊,心里空落落的。
那晚我們蹲在車庫門口抽煙,煙頭在水泥地上燙出七八個焦黑的圈。“閨女明年高考,老爺子糖尿病三天兩頭住院。”老張狠狠碾滅煙頭,“轉業好歹算個鐵飯碗,可工資刨去房貸還剩幾個子兒?”月光照在他兩鬢的白霜上,我突然想起新兵連時那個能在單杠上連做30個卷身上的精瘦小伙,如今肩背都佝僂了。
手機突然震動,是他媳婦發來的語音:“剛接爸出院,護工費一天280......”老張盯著屏幕半晌沒說話,轉身從車里拎出兩罐啤酒。易拉罐“呲”地一聲拉開,泡沫順著指縫往下淌。“去年轉業的老王還記得吧?”他灌了口酒,“在街道辦事處天天寫材料,上周見面頭發掉了一半。”
我正琢磨怎么接話,他突然掏出手機劃拉出一張照片:荒草叢生的城郊空地,歪斜的“軍創產業園”招牌在風里晃蕩。“這是當年咱們汽車連退伍的劉班長搞的,現在手下二十多號兄弟,專接部隊物流外包......”他的眼睛在夜色里突然亮起來,像瞄準鏡反光時的星點。
轉折發生在今年除夕。我拎著餃子去老張家,開門卻撞見滿地紙箱。“決定了,逐月!”他扯開迷彩大衣,露出里面嶄新的沖鋒衣,“跟老劉搭伙干運輸,今天剛簽了退伍軍人創業貸款。”廚房飄來糊味,他媳婦舉著鍋鏟探出頭:“這瘋子把轉業安置費全押上了!”
半年后的深夜,手機突然炸響。“兄弟,猜我現在在哪兒?”背景音是轟隆的引擎聲,“滇藏線上!咱們接了個軍用物資運輸標,三十臺車全是退伍弟兄!”信號斷斷續續,卻蓋不住他嗓門里的亢奮,“這個月給老爺子換了進口胰島素,閨女補習班錢不用愁了......”
上周路過軍創產業園,赫然看見“戰旗物流”的霓虹招牌。老張正帶著一群迷彩褲小伙卸貨,后頸曬得黑紅。“現在時興叫靈活就業,”他抹了把汗,掏手機給我看銀行短信,“這個數,比在部隊多倆零!”遠處剛退伍的小年輕圍著“逐月政策咨詢處”的牌子嘰嘰喳喳,像極了我們當年在征兵處探頭探腦的模樣。
回家的路上下起太陽雨,擋風玻璃上水珠縱橫,像條條迷彩紋路。收音機里正播著:“......退役軍人事務部最新數據,逐月軍官創業成功率較五年前提升37%......”突然想起老張的微信簽名不知何時改成了:“卸甲亦是出征”。
(經歷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