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8日,德國。這是一張當年被美國軍方嚴禁對外發行的照片。這張照片是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在萊比錫拍攝的。
卡帕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記者之一,而且他還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中。
戰場上最容易受傷的除了戰士們之外,戰地記者的死亡率也很高,因為他們必須要活躍在戰火第一線,同時他們也要防備腳邊突然落下的炸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法西斯主義逐漸冒頭,西班牙首先發動了內戰,和當時其他有名的戰地記者一樣,卡帕也立刻去往西班牙前線。
戰火下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卡帕可以躲在戰壕中但士兵們不能,他拍下的第一張照片就是一名民兵準備沖出戰壕向敵人發起沖擊,但就在他躍出戰壕的那一刻對面的子彈也穿過了他的頭部。
一旁的卡帕下意識的按下了手邊的相機,生命在他眼前流逝,他能做的就是記錄下這一刻,這張照片把戰爭的悲劇描繪的淋漓盡致,而卡帕也因為這張照片名揚天下。
卡帕之所以選擇做一名戰地記者并不是因為他喜歡瀕臨危險的感覺,而是因為他想把戰爭的殘酷告訴所有人。
和卡帕一起并肩作戰的還有他的女朋友塔羅,他們兩個每天相伴穿梭在各個危險的戰地中,那個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是他們一生都要工作的地方。
戰場可不是鬧著玩的,卡帕和塔羅一直小心的規避危險,但有些時候意外也來的猝不及防,塔羅死在坦克身下,這個壯烈的場景成了卡帕心中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傷痛。
女友的去世更加堅定了卡帕要用相機揭露戰爭的心思,當日本發起對中國的侵略后,卡帕與另一個戰地記者來到了延安。
不過他們在延安的行動受到了國民黨的阻撓,當時他已經是名揚世界的記者,而且他也獲得了能在中國戰區采訪的戰地記者身份,臺兒莊戰役中就有他的身影。
他的鏡頭下面記錄了很多日本侵略者的丑態,這些照片也被公諸于世,后來他也去了歐洲其他國家進行拍攝,每張照片的主角都是悲慘的。
卡帕出生在猶太人的家庭中,但他卻不顧自身安危來到了屬于猶太人的地獄德國,這里是納粹的天下,只要是猶太人來到這里一定會受到各種折磨。
如果不是因為戰地記者這個身份,卡帕根本無法在德國境內穿行,他在德國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納粹集中營。
集中營中關押的人群一多半都是猶太人,剩下的也有其他民族的人,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日子都不好過。
被關在集中營的人都喪失了所有的人權,在這里他們的生活還不如小貓小狗,挨打已經是家常便飯,臨死前的各種折磨才是要命的。
位于德國郊區的一個集中營后來被美國人占領,而美國人接過集中營的管理權后他們也沒有做好事。
德國人是怎么對這些囚犯的,他們就是怎么對這些人的,集中營里的犯人每一個都骨瘦如柴,他們身上看不出一絲贅肉,肉眼可見的就是骨頭的形狀。
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他們連站都站不穩,仿佛只要有一陣風吹過他們就會迎風倒下一樣,卡帕看著這樣的場景是說不出的難受。
先不說這里的人和他是不是同胞,就算是罪大惡極的犯人也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這比死了還讓人難受。
卡帕舉起手中的相機拍下了這一幕,他一定要把這張照片發向全世界,但照片在發行的時候卻受到了很多阻礙,美國人自知這種照片會影響自己的聲譽,于是他們就一直在阻撓卡帕。
但卡帕歷經種種阻撓后還是帶著這張照片出現在國際上,照片中的場景任誰看到都會感到無盡的心酸。
戰爭是殘酷的,在戰爭下被無辜牽連的民眾是悲慘的,卡帕用他的相機揭露了這一切,而他最終也倒在了拍攝的路上,他的一生都在揭露戰爭的殘酷,只有和平才是人們想要的生活。
信息來源:蕭乾著. 《歐戰旅英七年 一個中國記者的二次大戰自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