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歲的齊白石,畫了一個老虎,送給了一個過生日的朋友,后來這幅畫拍了3200萬。而有意思的是,這幅畫說的是老虎,連老虎的臉都不露出來,就畫了個背影。
“平日里看的老虎都是威風凜凜,怎么齊老筆下的老虎如此溫和?”
“要不是看著顏色的確是老虎,不知道的還以為畫的是貓呢。”
在老友楊虎的七十壽宴之上,齊白石專程帶來了一幅他的親筆畫作。因著楊虎名字中恰有一“虎”字,故此齊白石特意畫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老虎圖送給老友。
彼時的齊白石盛名在外,聽聞今日齊老會送上自己的一幅畫,來參加壽宴的人們早就迫不及待了。
他們既好奇齊白石畫作的內容,又想一睹齊老的親筆畫作。
當一只沒有正面,乍一看還顯得“憨態可掬”的大老虎出現在紙上時,眾人終于忍不住開始低聲交流起來。
作為宴會主人公的楊虎先生,他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雖然眾人皆知齊白石善畫花鳥魚蟲,鮮少見他畫各類猛禽兇獸,著實也沒有想到他會將老虎畫成這樣。
面對眾人的揣測和議論,齊白石倒是淡定的不發一言。
“你們快看!齊老的這幅老虎圖,雖然老虎乍看起來性格溫順、姿態放松,但是你們看老虎的尾巴。”觀圖中的一人突然指著老虎的尾巴叫了起來。
男子的聲音頓時將大家的視線吸引了過去,老虎高高翹起的尾巴,這一刻似乎“活”了過來。
一只只有背影的胖老虎,它姿態放松的背對眾人站著,高高揚起的尾巴,似乎預示著老虎隨時蓄勢待發的進攻。
聽到這里齊白石笑了起來,人們也終于如恍然大悟一般醒悟。
原來,齊白石的老虎看起來如稚兒隨意畫下,實則處處暗透玄機。老虎閑適的姿態,暗示它正處于絕對安全之地。
至于它慵懶狀態下有力的肌肉以及高揚的尾巴,則代表了老虎時刻散發的威嚴霸氣。
讀懂了齊白石的“虎圖”后,人們無一不稱贊其精妙之處。這幅“虎圖”雖初見令人不解,后來卻被人以3200萬的高價拍下。
說起齊白石的畫作,就不得不提他最令人稱贊的“墨蝦”,也算令是他徹底出名的作品之一。
齊白石筆下的蝦不必過多著色僅以墨色深淺,即可將蝦的神態活靈活現的展示出來。
齊白石出身不高,幼年時期僅讀過很短時間的私塾。為了幫襯家中生計,齊白石從小就做過很多伙計,由此也為他日后細致入微的畫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齊白石自小便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雖然家中無力供他讀書、學習繪畫,但是生活中的素材無處不在,齊白石經常用心觀察周遭的花鳥魚蟲,并將其用筆畫下來。
年長一些后,齊白石拜師學習雕刻木工,初心是為了習得一項生存技能,沒想到為他日后的繪畫發展打下了基礎。
憑借過人的天賦和自己的愛好趨勢,齊白石很快就成為了出色的雕刻師傅。
如果只為了單純的養家糊口,這項技能足以滿足他的生活。只不過齊白石的心中一直有個聲音,時刻告訴著自己,還想要繼續在繪畫方面深造,還想繼續往這個領域發展。
不敢就此沉淪的齊白石,再往后的時間里又拜了不少師傅。這些師傅有的教他詩文、有的教他繪人物肖像。
縱使也有人笑稱齊白石沒拜過名師,他依舊憑借多年研習,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齊白石的畫風并非一成不變,他初期擅長畫花鳥圖,后來走上寫意的路徑。
齊白石之所以被人們稱贊,除了他的繪畫技巧之外,還有他的“大膽”行徑。
一般人都會中規中矩的繪畫,反觀齊白石敢于在已經小有名氣后,果斷推翻自己的成就,摸索出獨屬于自己的風格。
齊白石的畫講究一個“神似”,主打線條簡約乍看之下不驚艷,越看越活靈活現。
齊老曾說過一句話“學我者生,擬我者死”,他想傳達的意思就是藝術創作需要“靈魂”,只有作品中擁有了自己的“魂”,畫作才能活過來。
(參考:齊白石《虎》估2800萬港元(圖),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