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發布了多張聲稱反映太平洋垃圾污染問題的圖片,并將責任歸咎于中國。然而,經權威機構核查發現,這三張圖片均為舊圖,其中一張實際拍攝于大西洋海域而非太平洋,另一張則經過后期處理(P圖),并非真實拍攝結果。此舉引發國際輿論廣泛質疑。
據悉,全球目前共發現5大主要海洋垃圾帶,分別位于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其中太平洋垃圾帶占有兩處,但太平洋垃圾帶的成因極為復雜,涉及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廢棄物、漁業廢棄物以及消費品殘留,不可能單一歸咎于任何一個國家。國際環境保護組織指出,試圖將太平洋海洋垃圾問題簡單歸咎于中國,既無科學依據,也不符合事實真相。
環保專家指出,海洋垃圾的形成和洋流、人口分布、塑料消費習慣、廢棄物管理等多重因素密切相關。目前中國在海洋垃圾治理方面已作出諸多努力,包括沿海地區實施嚴格的海廢物排放控制、持續推進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并積極參與全球海洋環境治理合作。
針對特朗普發布失實信息一事,多國媒體批評稱,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的指責不僅無法真正促進海洋環境保護,反而可能干擾全球共同治理的步伐。美國國內也有學者指出:“真正有效的應對方式,是立法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加強回收體系建設,而非單純甩鍋式批評。”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海洋垃圾污染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需要各國政府、國際組織與公眾攜手合作,才能實現有效治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也早已提出,要通過教育普及、源頭減量、創新回收技術等多元措施,系統性解決海洋塑料污染問題,而非片面歸責。
近年來,中國在打擊海洋塑料污染方面不斷加碼,不僅將海洋垃圾防治納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還通過加強港口、碼頭、漁業活動管理,推進“藍色海灣”整治項目,大幅提升海洋生態修復能力。這些實質性舉措也獲得了國際組織的積極評價。
環境保護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面對全球海洋垃圾治理這一復雜挑戰,唯有各國以科學為依據、以合作為路徑,才能真正讓海洋恢復清澈,讓子孫后代共享藍色星球的美好未來。對于任何不實指責,公眾應保持理性判斷,以事實為基礎,共同守護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家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