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中國有能力應對特朗普的貿易戰”,4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以此為題刊登評論文章,從三個角度論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注定會失敗”。在文章作者、咨詢機構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創始合伙人兼研究主管葛藝豪(Arthur Kroeber)看來,盡管美方為其施加關稅找了不少經濟上的理由,但事實上特朗普對華挑起新一輪貿易戰的目的就在于施展個人權力,促使中國等“在美國霸權前屈膝”。這也說明他面臨的結果“只會是沮喪和失望”,因為關稅給美國帶來的影響比中國更大。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又雙叒叕變卦了!先是豁免電子產品的關稅,接著又聲稱“自己從未宣布任何豁免”,然后又冒出來一個什么半導體稅,表示所謂的豁免只是暫時的,只是想把電子產品放到另一個“關稅籃子”里。結果在14號又打算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關稅實施臨時豁免”。從特朗普的72變已經能夠看出來,這場針對中方的貿易戰美國已無任何勝算可言!于是美方又將槍口對準了“好鄰居墨西哥”。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計劃從7月14日起對進口自墨西哥的大部分番茄征收20.91%的關稅,這一舉動直接威脅到墨西哥數十萬番茄農戶的生計,因為美國是墨西哥番茄的主要進口國。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3年墨西哥番茄出口額超30億美元,出口量約200萬噸,美國占其出口量的99.8%。而番茄從墨西哥田間到美國超市貨架只需兩天。但是目前墨西哥番茄出口成熟、高效、低價的產業生態正在因為關稅威脅而發生變化。
特朗普的威脅不僅對墨西哥構成巨大壓力,也使整個中美洲局勢面臨新的不穩定因素。墨西哥外交部雖未直接回應,但內部已傳出強烈不滿。墨方專家指出,美方無視雙方已達成的彈性調配機制,罔顧現實條件強硬施壓,實質是對墨方主權的粗暴干預。如果特朗普政府真將此事上升為制裁層面,不僅會破壞雙邊經貿合作,也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地區性資源爭端。
墨西哥番茄(資料圖)
《紐約時報》評論稱,“先一把火燒了,再考慮后果”的魯莽行事風格是特朗普關稅政策最顯著的特征。搞亂全球貿易體系只是特朗普政府“將某些東西摧毀、稍后才披露沒有替代品”的又一個例子。“除了無休止的威脅和談判外,(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們到現在還沒有說明,在最初的沖擊消退后如何應對一個極其復雜的全球體系。”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特朗普政府三天兩頭調整關稅政策,引發金融界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特朗普上一任期掀起貿易戰最終失敗的原因,是中國制造業通過和其他國家合作,最終將商品輸送美國,避免了關稅制裁。但這次特朗普吸取了教訓,在對中國增稅的基礎上,對全球所有國家增稅,并且用了“對等關稅”的無賴打法,切斷中國商品繞行輸美的所有可能,這種無差別攻擊的優勢,就在于你不論從哪兒走,都躲不過加稅。而美國的經濟實力的潛在影響遠比軍事恐怖,一己之力改寫全球經濟框架并非夸夸其談。
全球貿易(資料圖)
如今特朗普已經把自己的最終目的擺在了臺面上,中方也亮了明牌,《人民日報》7日再度發文表示中方早已未雨綢繆,一應反制措施就位,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余地,隨時可以出臺,并且結局只有五個字:天塌不下來。中國已與美國打了八年貿易戰,積累了豐富的斗爭經驗,八年后的今天,中國的科技發展已經更上一層樓,不塌天只是中方謙虛的說法,這次特朗普再胡攪蠻纏,中方勢必會讓美方撞得頭破血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