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四川師范大學志愿者團隊在雅安市和普格縣的兩所學校開展了月度特別活動“親情放映日”。支教志愿者文思涵、都燴靈分別負責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以期通過人工智能工具為留守兒童與遠方父母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橋梁,拉近親子物理距離,給學生心中播下感恩與理解的種子。
文思涵老師帶領學生通過AI軟件,將平時難以啟齒的悄悄話轉化為動態(tài)視頻。這種“文字+照片+AI”的創(chuàng)意表達方式,讓技術不再是冰冷的代碼,而成為傳遞親情的使者。同時,文老師向學生講述了學?!坝洃浶∥荨钡墓δ芘c作用,希望學生能充分有效利用小屋的相機記錄自己精彩的學校生活,利用技術讓“生活圖片說話”,由自己向父母反饋自己真實的學校生活。
都燴靈老師將學生在微信聊天中收集到的父母照片和文字片段,利用AI讓照片生成動態(tài)視頻。兒童現(xiàn)場錄制視頻,通過人工智能軟件將二者合成,形成跨時空的互動。都老師示范操作后,邀請兒童進行現(xiàn)場操作嘗試?;顒咏Y束后,學生反饋道:“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我們周內拿不到手機,只能周末回去看到父母發(fā)的消息和圖片。通過AI,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發(fā)消息的樣子,感覺父母離我們更近了?!?/p>
本次“親情放映日”活動由四川師范大學志愿者團隊精心策劃,旨在通過數(shù)智化手段為留守兒童搭建起與父母溝通的橋梁。活動結束后,一些家長通過視頻反饋表達了自己感動:“原來他們心里藏著這么多話……”這種雙向情感傳遞,讓留守家庭的關系修復成為可能?;顒硬粌H成功利用科技縮短了留守兒童與父母的空間距離,還顯著提升了兒童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將文字與照片轉化為視頻,借助“記憶小屋”記錄校園生活,情感教育與科技教育的雙重目標共同實現(xiàn)。
在數(shù)智化時代,“親情放映日”活動用科技守護傳統(tǒng)親情,為鄉(xiāng)村教育探索出情感與科技融合的新路徑。當學生在人工智能幫助下說出“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的力量,更是回歸家庭教育本真的溫暖之光。
【原創(chuàng)版權,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007235】
編輯:方藝霖 責編:高婷 審核:馬蘭 譚麟 監(jiān)制:趙若一 總監(jiān)制:李天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