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庭!”
近期,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綜合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貝親”品牌的奶瓶、奶嘴的刑事案件,并當庭對被告人李某作出一審判決。該判決現已生效。
長寧區人大代表、華陽路街道華四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高倩倩,長寧區政協委員、上海愛奇藝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袁亮到庭旁聽。
“法官庭審思維清晰,必定在開庭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我‘零距離’感受到了法院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
“一個好的案例勝過一打文件,該案件不僅打擊了知識產權侵權犯罪行為,也保護了嬰幼兒的合法權益。”
全屏觀看
售賣假奶瓶奶嘴,產品質量不合格
被告人李某生活在河北農村,其以開網店為生,在淘寶網站先后開設了三家母嬰用品的網店,自己從網上進貨、做客服、打包發貨,未經相關品牌方授權銷售“貝親”品牌的奶瓶、奶嘴,且在被客戶投訴賣假貨、向進貨商詢價核實及通過官網查詢發現價差懸殊后仍繼續從事銷售工作。自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間,李某明知其銷售的奶瓶、奶嘴系假冒貝親品牌的奶瓶、奶嘴,仍在其經營店鋪進行銷售,銷售金額達人民幣46萬余元。
2023年5月11日,公安機關在河北省柏鄉縣某村莊將李某抓獲,并在其家中查獲待銷售的奶瓶、奶嘴千余件,貨值金額達3萬余元。經鑒定查獲的奶瓶、奶嘴均為假冒產品,且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鑒定報告顯示,奶瓶瓶身主體材質為國家禁止用于生產嬰幼兒專用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的聚碳酸酯,奶嘴揮發性物質超標。
懷孕后真誠認罪,退賠捐款又道歉
案發時,李某已懷有數月身孕。她自知因法律意識淡薄,已然觸犯法律底線,到案后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并自愿認罪認罰。取保候審中,李某產子成為新手媽媽,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亦有了新的認識。后李某自愿達成《民事公益訴訟磋商協議》并進行司法確認。2025年1月,李某退出部分違法所得,向上海市兒童基金會捐贈公益損害賠償金5萬元用于兒童公益事業,并就其違法銷售假冒偽劣奶瓶、奶嘴的行為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
法官當庭進行教育,新寶媽悔恨落淚
長寧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其行為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且犯罪數額巨大。綜合考量被告人的行為性質、犯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認罪態度及悔罪表現,同時鑒于被告人李某銷售的系奶瓶、奶嘴,其消費受眾為嬰幼兒,為積極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尤其是“舌尖上的安全”,依法對被告人李某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緩刑考驗期內禁止被告人李某從事奶瓶、奶嘴等母嬰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
“被告人,你銷售的奶瓶、奶嘴系假冒產品,且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可能給嬰幼兒身體健康帶來安全隱患。你也是一位母親,更應該對所銷售嬰幼兒產品的質量負責。希望你能以案為鑒,切身體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古訓,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和智慧成果,今后靠自己的勤勞雙手依法誠實勞動、誠信經營來創造合法財富,多做對社會和未成年人有益的事情。”法官在宣判后進行了法庭訓誡。
“法官,我非常后悔,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服從判決,好好改造,絕不再犯!”被告人當庭失聲痛哭。
法官說法
本案判決對被告人李某判處緩刑的同時,依法對其適用緩刑禁止令施以從業禁止,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母嬰產品的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不僅有利于嚴厲打擊知識產權犯罪,同時也契合“抓前端、治未病”的司法理念,有效預防未成年人健康安全隱患和潛在危害,實現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源頭治理,充分彰顯人民法院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決心與努力,具有特殊的警示價值和教育意義。
供稿|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綜合審判庭
編輯 | 金文斌 謝錢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