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陽龍門古鎮官宣從4月28日起免費開放。正好這個“五一”可以免費逛龍門古鎮了,省去80元門票。
龍門古鎮位于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游線上的國家4A級景區。因東漢名士嚴子陵游覽龍門山時稱贊“此地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而得名。
古鎮廣場
這座千年古鎮是三國東吳孫權故里,歷史文化深厚,居住的九成人口是孫權后裔,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古祠、古宅、古塔、古橋、古樹等,這些如此完整的宗族記憶,連空氣里都飄著歷史余韻,是我國傳統宗族傳承的典型山水田園古鎮。
龍門古鎮街巷像迷宮般纏繞,當地人笑稱“下雨天串門不濕鞋”。我特意放棄導航,放任腳步在卵石路上游走。不經意間拐進硯池巷,一池碧水倒映著馬頭墻的倩影,池邊石欄上深淺不一的凹痕,是歷代文人墨客磨墨留下的印記。池畔的硯池夜月茶館里,茶香在雕花窗欞間流轉。
硯池
硯池對面便是孫氏宗祠,朱漆大門的門軸發出的悠長吱呀聲,仿佛開啟時光隧道。正廳懸掛的《富春孫氏宗譜》足有半人高,泛黃的宣紙上密密麻麻記載著七十余代孫氏后裔的傳承脈絡。
元明時期,孫氏后裔以宗祠為中心,逐漸向北、東兩側發展,建了承恩堂、明哲堂、世德堂、厚祉堂、耕讀堂、思源堂等廳堂。到清初,在村中開挖了一條彎曲如飄帶狀的溪道,將龍門溪納入村中,并將之引入村里的明溝暗渠。自此,整個村鎮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水詩意棲居地。
古鎮戲臺
孫氏宗祠余慶堂
沿著宗祠側門的青苔石階拾級而上,義門殘存的石柱在春日里泛著溫潤光澤。這座建于明嘉靖年間的的磚石牌坊,當年是為旌表孫氏族人賑災義舉而立。觸摸著浮雕上的云紋,仿佛能聽見百年前族老在此宣講"耕讀傳家"的祖訓。轉角處的工部遺址更讓人驚嘆——這座六進大宅曾走出過明代工部郎中孫坤,檐角殘留的磚雕牡丹至今仍舒展著四百年前的富貴氣象。
義門
轉到老街正中的明哲堂。明哲堂是孫氏家族舉辦紅白喜事的地方,還是逢年過節迎龍燈、跳竹馬、跳獅子的場所。明哲堂的建筑風格獨特,粗曠簡潔,無雕飾,展現出典型的明代風格。前柱有楹聯:“曉詩書知進退人情練達,分廉恥辨忠奸世事洞明”,傳達了孫氏家族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
明哲堂
龍門溪穿鎮過
循著酒香走進深巷,孫氏酒坊的木甑正蒸騰著熱氣。第五代傳人孫師傅演示著古法釀酒:將富陽糯米與龍門山泉按古方配比,在杉木桶中發酵百日。酒坊墻上的酒壇陣列,像沉默的士兵守護著時間的佳釀。
登上古鎮制高點的同興塔,富春山水盡收眼底。塔身七層八角,每層飛檐都懸著銅鈴,春風過處清音裊裊。塔內磚雕的《富春山居圖》局部,與窗外真實的山水形成奇妙對話。
同興塔
傍晚踱步到龍門溪上游,遇見垂釣的老者正在收竿。竹簍里幾尾溪魚銀鱗閃爍,他笑說這是龍門特有的石斑魚,"清蒸最妙,魚湯能鮮掉眉毛"。此時古鎮的馬頭墻中飄出陣陣飯香,將整個古鎮籠在溫暖的煙火氣中。
旅行小貼士
古鎮必打卡景點:
硯池夜月:古鎮中心位置,倒影絕美。
龍門溪:真正體現水韻古鎮和煙火氣。
孫家宗祠:古鎮的核心人文景點,喜歡歷史文化的一定要打個卡。
其他的各個廳堂可以有選擇的打卡。
百步遺蹤:歷史古街,集中了明清時代的建筑精髓。
必嘗美食:
龍門面筋、孫權家宴菜、酒釀饅頭、梅干菜扣肉、國太豆腐、麥塌餅。
特色體驗:
古法釀酒觀摩、梅干菜制作、提燈夜游。
“五一”期間,有“龍門古鎮·夢回東吳”主題活動”:東吳戰馬、非遺儺舞、國風演繹、國潮樂隊、AI機器人互動等新潮玩法。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富陽龍門古鎮
交通:建議自駕,導航搜索“龍門古鎮”即可直達,周邊有停車場,10元/輛。公共交通,2358路公交到古鎮。
門票:4月28日開始免費(部分廳堂古建需小門票)。
感謝你的閱讀,你的每一次點贊、分享和留言都讓我心生歡喜。
如果喜歡請關注@Trip在路上,我們一起看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