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玉門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緊扣綜治中心職能定位,把綜治中心作為基層治理的“主陣地”,創新打造“綜治中心+”模式,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黨建引領、網格賦能、多元化解、精準服務四維發力,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實戰化運行,基層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一是“綜治中心+黨建”,激發基層治理“紅色動能”。堅持將黨組織建在基層治理鏈條上,構建“市—鄉(街道)—村(社區)—組(樓棟)—黨員志愿者”五級聯動體系,將黨組織從社區延伸到網格、小區、樓棟、院落,圍繞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點堵點問題,依托網格組建網格黨支部85個,黨小組35個,充分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深入推進“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推動資源下沉、服務前移、治理提效,引導黨員、干部等各方力量,在糾紛排查、矛盾化解、社會治理等各項工作中群策群力,有效發揮網格黨組織凝聚黨員、管理網格、化解風險、服務群眾功能,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著力構建牽引有力、聯動有效的紅色“動力主軸”。今年以來,網格員主動排查發現矛盾糾紛400余件,及時有效將各類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二是“綜治中心+網格”,織密平安建設“防護網絡”。推行“一網統管”精細治理,按照定格、定人、定責“三定”要求,優化網格設置,將全市精準劃分為170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170余名、網格工作輔助人員300余名,吸納外賣員、快遞員、出租車司機等組建400余名移動網格員隊伍,建立網格服務管理事項指導清單7項,網格具體工作22項,嚴格落實網格員責任。建立網格員常態化運行機制,結合“隴情e通”app,隨時隨地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宣傳政策法規,及時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和排查的各類隱患,第一時間協調解決,有效預防了各類安全事故和違法犯罪的發生,讓“小網格”實現“大作為”。今年以來,開展網格員培訓20余場次,通過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上報各類數據信息34萬余條,重點人員管控走訪430余次,重點場所巡查3000余次,上報各類事件4.4萬余件。三是“綜治中心+化解”,打造矛盾調處“終點站”。堅持“預防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建立“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調解員”工作機制,成立網格員為主,“兩代表一委員”、鄉賢里老、“法律明白人”等社會力量為輔的“1+N”調解隊伍,構建“全鏈條”多元解紛體系,緊盯婚姻家庭、鄰里關系、物業管理、民間借貸等重點領域,持續深化“四調對接”,積極發揮信息共享、協調聯動作用,從既解“法結”,又解“心結”角度出發,采取“小事”馬上調、“大事”吹哨調、“難事”聯動調,確保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化解到位,真正做到糾紛有回應、調處有著落、件件有回訪。今年以來,全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000余件,化解率達到98%以上。(朱曉峰)
來源:玉門市委政法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