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八年的抗日戰(zhàn)爭歷史上,曾經(jīng)涌現(xiàn)過諸多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英雄。
河北省靈壽縣山口村人張樹義,便是其中一個,因為張樹義曾經(jīng)憑著一把刺刀,接連擊殺了8名日本士兵,成為了抗日戰(zhàn)爭歷史上的一段傳奇。
1906年,張樹義出生在河北靈壽的一個十分普通的貧苦農(nóng)民家庭,家里上上下下有十幾口人,但是只能靠耕種當?shù)氐牡刂髦芾锨诘耐恋孛銖姸热铡?/p>
張樹義
像張樹義這樣的家庭,一年辛辛苦苦勞作下來,除了給地主繳納四石二斗的地租之外,剩下的只有一些可憐巴巴的苦菜,根本吃不了幾個月。
在民國十六年這一年,又趕上了河北當?shù)佤[旱災,地里壓根就沒有產(chǎn)出一粒糧食,地主就開始逼著收租。
這一年的寒冬臘月,張樹義一家老小因為欠租而被地主趕了出來,無奈之下,張樹義只能沿街乞討,并且就這樣挨過了這個冬天。
此后幾年時間里,張樹義基本上都是這樣度過,直到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期間,國民黨部隊決定南撤,便是在這個過程中,張樹義被抓了壯丁,跟著部隊來到了河南。
也正是這個契機,八路軍來到了張樹義的老家,不僅領導當?shù)氐睦习傩湛谷眨疫€實行免租,等到張樹義從河南逃回來,見到八路軍要比國民黨軍對老百姓好,就加入了民兵連。
不久之后,張樹義所在的民兵連,又升級為聶榮臻部隊下的第四團,此時的張樹義,已經(jīng)是部隊里響當當?shù)臋C槍手。
聶榮臻
1939年開春,隊伍回到靈壽縣房子山附近,由于張樹義本身就是靈壽縣人,因此對地形特別熟悉,所以主動請纓,擔任偵察兵。
張樹義本以為這次任務會十分順利,因為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是卻不曾想還是遇到了意外,就在張樹義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遇到了兩個同樣執(zhí)行偵察任務的日本兵。
而且不巧的是,當張樹義看到對方時,這兩名日本兵也看到了他,也就是說,此時即便是張樹義想要隱蔽或者逃走,都已經(jīng)失去了時機。
沉著冷靜的張樹義干脆緩慢地朝日本兵走了過去,因為對方顯然第一時間沒有看出張樹義八路軍的身份,只把他當做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
于是,張樹義擺出一副諂媚的姿態(tài),對兩位日本兵點頭哈腰,以此麻痹對方的警惕性,就在兩名日本士兵剛要轉(zhuǎn)身之際,張樹義迅速掏出身后的短刀,手起刀落,擊中兩名日本兵的要害。
或許,這兩名日本士兵在臨死之前,都沒有看清張樹義出刀用的是哪一只手,因為張樹義的刀法實在是太快了。
解決掉這兩個人之后,張樹義并沒有疏忽大意,因為他明白,這兩個日本兵很有可能只是前哨,后面必然還有日本士兵緊隨其后,為了避免暴露,張樹義立即將這兩名日本兵的尸體拖進了草叢。
隨后,張樹義就回到了部隊報告,準備伏擊日軍,但萬萬沒想到,日軍的兵力要遠超出想象,一場伏擊戰(zhàn)最后竟然打成了攻堅戰(zhàn),整個部隊都被日軍的火力所壓制。
張樹義正不停地用機槍掃射敵人,直到彈盡糧絕,雙方開始了最為殘酷的肉搏戰(zhàn),也就是拼刺刀。
短兵相接,張樹義更是絲毫都不畏懼,反而是扛起刺刀,也一躍跳出了戰(zhàn)壕,片刻之后,幾名日軍便被張樹義給砍倒,張樹義也是身負重傷。
接連砍倒了幾名日本兵后,張樹義已經(jīng)筋疲力盡,再加上身上有傷,一時支撐不住,竟倒在了地上。
正在此時,一名日本兵發(fā)現(xiàn)了已經(jīng)體力不支的張樹義,想要趁人之危,張樹義想要扶著土墻站起來接著戰(zhàn)斗,但是顯然已經(jīng)力不從心。
正在此時,張樹義心生一計,就在日本士兵舉著刺刀沖過來之際,張樹義一個轉(zhuǎn)身,躲過了這致命一擊,而且,日本兵反而把刺刀插入了土墻之中。
而就在這一瞬間,張樹義抓住了時機,又解決了這一名日本兵,這一仗,張樹義先后結果了八名日本兵,后來被授予了“戰(zhàn)斗英雄”的榮譽稱號。
一年之后的龍泉關戰(zhàn)斗,張樹義再一次身先士卒、勇敢奮戰(zhàn),然而,這一次他卻被日本人的炮彈所擊中,并且就此失去了雙腿。
這場戰(zhàn)役中,張樹義帶著四挺機槍,和其他戰(zhàn)友一起守衛(wèi)著前哨山頭陣地,他為了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甚至抱著與陣地共存亡的必死決心,因為張樹義知道,一旦陣地失落,很有可能會導致整個戰(zhàn)斗的失敗。
整整三個晝夜,頭頂是日本侵略者呼嘯飛過的戰(zhàn)機,但張樹義沒有絲毫畏懼,反而用自己的機槍掩護著步兵無數(shù)次的沖鋒,直到最后,只剩下張樹義一個人和一挺機槍,但還是守住了這塊陣地。
準確來說,是張樹義和他的機槍,打退了敵人的最后一次沖鋒。
然而,就在張樹義松了一口氣之際,一架敵機的炮彈正好擊中了張樹義所在的陣地。
當營長率領其他援兵趕到之際,張樹義本人雖然被戰(zhàn)友們從斷壁殘垣中拉了出來,但是他卻永遠地失去了兩條腿。
一九四一年四月,負傷的張樹義回到了老家,并且自此以后,再也不能直立行走。
然而,張樹義并沒有認命,而是表現(xiàn)出了十分頑強的生命力。這位堅強不屈的共產(chǎn)黨員,絲毫沒有把自己當做一個殘廢人。
恰恰相反,張樹義常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那就是——“只要我不死,這半截身體也是黨和人民的,打不了仗,但是還可以從事生產(chǎn)活動,總之,絕不躺倒,更不會讓公家養(yǎng)活我。”
正是張樹義這股子不服輸、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他的事跡開始在老家廣為流傳,也鼓舞了許多年輕人,加入到了抗日救國的隊伍中來。
信息來源:
【河北人物】集戰(zhàn)斗英雄、勞動英雄、開國勞模于一身...
2018-09-08 09:14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