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軍推進研發的數款高超音速武器,或許我們只能用“真不容易”來形容。繼美國空軍的AGM-183A空射型乘波體滑翔高超音速導彈項目,以及美國海軍的HALO“光環”空射型吸氣式高超音速導彈項目接連下馬后,美國陸軍總算是“稍微爭了回氣”,沒讓美利堅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接連吃癟,屬實是“不容易”。然而,只要是對美國陸軍剛剛成功試射的LRHW“暗鷹”高超音速導彈略加了解,恐怕不少人都會忍不住對其發出一番嘲諷,用“細狗”一詞來形容它,怕是再合適不過了……
“暗鷹”命中預定落點
據美媒報道,美國陸軍成功試射了LRHW“暗鷹”陸基車載型雙錐體高超音速導彈。按照計劃,“暗鷹”的量產和交付工作將在2026年或2027年開始,此次試射成功驗證了這款裝備的有效性。而在部分美國媒體以往的報道中,“暗鷹”經常被拿來與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的“東風-26”導彈做對比。畢竟,“暗鷹”約4000公里的最大射程、采用雙錐體高超音速技術和由發射車搭載和發射等特征,確實和“東風-26”有著不少相似之處,也難怪一些人將前者戲稱為“美版東風-26”
美軍試射“暗鷹”
只不過,若是憑這些就認定“暗鷹”可媲美“東風-26”,那就真有點太高看美國人了。別的不說,光是“暗鷹”那僅約550公斤重的彈頭和不低于7000萬美元/枚的價格,就足以證明其實在是不配“碰瓷”我們的“東風-26”
“暗鷹”是陸基車載式高超音速武器
雖然美國陸軍并未詳細公開過“暗鷹”的戰斗部裝藥量,但從之前流出的“約550公斤重的彈頭”這一信息,結合“彈道導彈類武器的戰斗部裝藥量,通常為彈頭重量的40%~45%”這一普遍規律來推測,其戰斗部裝藥量基本應在200公斤~250公斤的范圍內,顯然并不大。與之相比,“東風-26”在搭載常規戰斗部時的彈頭重量,被認為可達約1200公斤,裝藥量至少約500公斤,已是“暗鷹”的2倍。二者的爆炸威力和毀傷效能,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暗鷹”是陸基車載式高超音速武器
而說到價格,美軍或許會感到切實的“肉痛”。按照美國陸軍此前公布的消息,受供應鏈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影響,現階段“暗鷹”高超音速導彈的單枚價格已達約1.06億美元,未來量產后有望降至約7000萬美元/枚。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僅取美軍給出的最理想數字,即7000萬美元/枚,那1枚“暗鷹”的價格也快趕上1架F-35隱身戰機了。如此一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暗鷹”真的于2026年投入量產和交付部隊,其產能和部隊采購數量也不會很多,畢竟“不菲價格在那里擺著”呢
中國“東風-26”高超音速導彈
相比之下,一些外國媒體和智庫對“東風-26”導彈的價格進行估算后的結論是,1枚“東風-26”的采購價格約為1500萬美元~2000萬美元。也就是說,買1枚“暗鷹”的錢,差不多夠買3~4枚“東風-26”了。威力低不少但價格卻貴得多,撐起“美國國產高超音速武器”最后一塊遮羞布的“暗鷹”,儼然是個效費比不怎么理想的產物。未來美國陸軍對這款武器的采購量和裝備量,究竟能否達到與“東風-26”相媲美的程度,答案恐怕會是否定的。
“暗鷹”的效費比并不理想
價格貴且威力低,匯集美國導彈工業精華于一身的“暗鷹”高超音速武器,大概也就是這種水平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