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節期間,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舷號為153的052C型西安艦,在上海舉行了開放活動,停泊在北外灘的碼頭慶祝節日;而在臺灣地區,去年曾在聯合利劍演習期間監視西安艦的準萬噸大驅馬公艦,卻在港內冒起了濃煙,以另一種獨特的方式“搶鏡”海軍節。
據臺媒的描述,臺海軍王牌的基隆級防空驅逐艦馬公號,近日突發火災,住在附近的民眾,都可清晰看到停泊于蘇澳軍港的馬公艦被滾滾黃色濃煙包圍,呈現一種類似悶燒狀態,在網上也同步出現了其起火的視頻。臺海軍第一時間進行了搶救,隨后對外發布新聞稱并無人員受困傷亡,當時馬公艦正在進行廠級維修中,初步認為應該是維修時儲物間失火,撲救時不慎冒出濃煙,但具體情況需要經過詳細調查后才能向外界說明。
(曾跟隨西安艦的馬公艦)
舷號為1805的馬公艦,原為美國海軍基德級防空驅逐艦四號艦,當年舷號為DDG996,命名為錢德勒號,最初為伊朗巴列維王朝于1970年代向美國訂購的驅逐艦,后因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轉為美國海軍自用。該艦于1980年6月28日下水,1982年服役,1999年退役封存。
美國原本計劃將四艘基德級出售給澳大利亞等國,但均被拒絕,隨后被臺灣地區海軍購買,填補陽字號驅逐艦全部退役的空缺,2006年底抵臺服役,改稱為基隆級馬公艦,這艘號稱是宙斯盾艦出現之前的最強防空艦,憑著近萬噸的體量成為臺海軍的特級艦,現編于168艦隊,該艦隊除下轄全部四艘基隆級外,還包括五艘原美軍二手諾克斯級反潛護衛艦,也就是濟陽級,堪稱島內最強的美式裝備艦隊。
臺海軍進入2025年一直是事故不斷,就在上個月,成功級張騫艦在進行主炮對空射擊訓練時,76毫米奧托炮炮管突然發生炸膛;在二月份,服役不足半年的大武號救援艦在執行拖船及被拖訓練任務時,拖纜解脫回收過程中,因操作失誤造成鋼纜卷入左舷螺旋槳部位,導致左舷大軸變形、減速齒輪異常磨損。
究其原因,首先是島內的現役主力艦艇普遍存在設備老化現象,四艘基隆級平均艦齡已超四十年,連“最新”的成功級,也早已超過20年,更別提還有半百老邁的諾克斯級;其次,不論是艦上人員實際操作,還是保障人員的維修作業安全規范,都存在管理的明顯漏洞,導致事故頻發。可以說,無論是外購二手裝備還是自造新艦,島內都面臨著技術儲備不足、維護能力薄弱、人員素質跟不上的困境。隨著我海空力量常態化巡航臺海,島內老舊裝備的妥善率問題將會日益凸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