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零售聯合會公布的“2025全球零售商50強”展示了國際零售巨頭的實力與市場分布情況。來自美國和德國的零售巨頭占據了前五的位置,另有荷蘭和日本、法國的老牌零售巨頭進入了前十。
沃爾瑪、亞馬遜、施瓦茨、開市客、家樂福、宜家……這些耳熟能詳的國際零售巨頭,不但占據了本土市場的大量穩定份額,也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卓有成效。
相比之下,中國零售企業只有屈臣氏和阿里上榜50強,分別位居第13和第18位。雖然國內有大量的零售企業門店數量和營收業績雙雙走高,但因不滿足“在至少三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直接投資”的評選條件而不被計分入選。
可見,與其他“走出去”并過得紅紅火火的中國企業相比,中國零售企業在出海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包括部分出海的電商企業,都還有待進一步發力。也有說法認為,中國零售企業把大量精力都放在了國內市場的極度內卷上,光是應對胖東來這樣的口碑型競爭對手,就讓傳統零售企業應接不暇。另外大量的消費份額被各大電商平臺所瓜分。
國際零售市場的前十強實際上也都是老面孔,沃爾瑪、亞馬遜、施瓦茨、開市客們都有各自的市場基本盤。而且,2024年,十強巨頭的門店數量和營收均增長了7%以上。
從全球零售企業50強披露的業績來看,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并未對零售巨頭造成較大影響,2024年零售企業50強的總營收逆勢上漲3.6%,多達33家零售巨頭營收呈增長態勢。消費者依然習慣在大型、連鎖零售門店購物,在全球電商業績未見頹勢的情況下,中小型零售商家或將成為消費市場走低的代價。
全球零售企業50強中,除了兩家中國企業,還有1家泰國企業、2家智利企業、1家墨西哥企業和1家阿聯酋企業上榜,其他43家企業都屬于發達國家。30家歐洲企業把持著歐洲零售市場,9家美國企業占據了北美零售市場的大頭,5家日本企業拿捏住本國市場,且美國零售巨頭和日本零售巨頭均有著相當驚人的海外業績,歐洲零售巨頭在這一塊呈兩極分化態勢,有的歐洲巨頭海外市場表現并不好。
龐大的中國市場對國際零售巨頭而言可謂又愛又恨,不少零售巨頭如家樂福、百思買、麥德龍等,都曾在中國市場砸下過重金,也風光過一時,但如今要么退出、要么業務萎縮。
截至2024年,仍有15個國際零售企業50強成員在中國市場深耕。其中,沃爾瑪的山姆會員店、開市客和宜家、迪卡儂等都有較好表現,門店和業績呈穩定增長態勢,部分重點城市的山姆會員店和開市客的市場業績非常突出,也擁有較好的口碑。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少離開中國市場的國際零售巨頭,照樣過得不錯,但如果問他們想不想重回中國市場,答案也是肯定的。
特別是在關稅戰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當下,雖然我國重點城市的一季度社零表現也未達預期,但仍是一個可以期待的藍海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