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聯合國安理會海地問題公開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的發言震驚全場。針對美國對聯合國列名的最不發達國家海地加征10%“基準關稅”的行徑,耿爽連用“何其粗暴、何其荒唐、何其悲哀”12字痛斥,直指這是美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的又一鐵證。
聯合國安理會(資料圖)
這個加勒比海北部的島國,如今正深陷噩夢般的困境。聯合國數據顯示,海地超半數人口急需糧食援助,2023年人均日收入不足2美元,63%的民眾每日收入低于3.65美元。首都太子港被約300個黑幫組織控制八成區域,2023年死于黑幫暴力的人數達8400人,較前一年激增一倍多。當這個國家因持續動蕩和極端貧困瀕臨崩潰時,美國卻選擇在此時揮舞關稅大棒——要知道,海地對美出口僅占美國進口總量的0.003%,所謂“平衡貿易逆差”的借口,不過是霸權主義的遮羞布。
事實上,美國才是海地百年苦難的主要制造者。1915年,美國以保護僑民為由出兵海地,開啟長達19年的軍事占領,甚至為控制海關關稅直接槍決海地總統。此后百年間,從扶植杜瓦利埃家族獨裁政權,到2021年總統遇刺事件背后的權力操縱,美國的身影始終貫穿海地政治動蕩的關鍵節點。2024年泄露的過渡政府名單顯示,7名內閣成員中5人持有美國綠卡,財政部長出身華爾街投行,足見其對海地政治的深度滲透。
在軍事干預之外,美國更是海地安全危機的“燃料提供者”。聯合國調查報告指出,2024年海地黑幫持有的美制槍支較三年前暴增300%,90%溯源至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港口。一面縱容武器流入加劇暴力,一面在2023年推動組建海地多國安全支助團卻吝于投入,甚至企圖將責任轉嫁給聯合國——這種“制造問題卻拒絕解決”的行徑,徹底暴露其所謂“人道主義”的虛偽性。
海地(資料圖)
經濟層面,美國的掠奪本質更為露骨。從1914年劫掠海地國家銀行50萬美元黃金儲備,到2024年大幅削減對海援助卻要求其開放98%商品零關稅,美國始終將海地視為利益收割場。更諷刺的是,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2024年對海援助預算驟減62%,五角大樓卻以“打擊毒品”為名擴建軍事基地,覬覦其領海內240億桶石油儲量。這種“軍事-經濟復合體”模式,正是新殖民主義的鮮活樣本。
耿爽的發言揭開了一個殘酷現實:當海地民眾在饑餓與暴力中掙扎時,美國從未想過承擔責任,反而變本加厲地剝削。2025年3月,美國更新的關稅清單將海地與發達國家并列征稅,直接威脅占其出口額78%的紡織業生存。而在歷史上,1825年法國曾以武力威脅迫使海地支付9000萬法郎“獨立賠償”,這筆債務讓海地經濟至今未能恢復元氣——如今美國的關稅大棒,不過是殖民主義的現代延續。
值得關注的是,當耿爽在安理會上痛陳美國行徑時,現場出現戲劇性一幕:有媒體捕捉到美方代表掏出手機搜索“海地”。這個細節恰是美國霸權的絕妙隱喻——這個對海地百年命運負有直接責任的國家,此刻卻仿佛對這個“鄰居”一無所知。從1915年的軍事占領,到2025年的關稅制裁,美國用一個多世紀將海地變為“失敗國家標本”,卻在國際場合裝出“無辜旁觀者”的姿態。
安理會(資料圖)
海地的悲劇,是一部被霸權主義扭曲的國家發展史。當全球南方國家努力擺脫貧困與動蕩時,美國的干預始終是最大障礙。正如耿爽所言,美國的霸凌“不僅針對所謂競爭對手,連海地這樣瀕臨絕境的國家也不放過”。在聯合國的會場上,中國的發言不僅是對單邊主義的譴責,更是對公平國際秩序的呼吁——當霸權邏輯不再通行,當掠奪性政策失去市場,那些被壓迫的國家才能真正迎來重建希望。而海地的今天,理應成為國際社會反思霸權危害的一面鏡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