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4月1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其標志性的“對等關稅”政策推向臺前,宣稱4月2日這一天將成為美國從“不公平貿易體系”中“解放”的歷史節點。隨著關稅大棒即將揮向全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與東亞鄰國日本和韓國,罕見地達成了戰略共識。通過深化區域合作,共同應對美國單邊主義所帶來的沖擊。
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并非簡單的貿易平衡手段,而是將關稅工具異化為地緣政治博弈的“萬能鑰匙”。根據白宮披露的細節,新關稅將覆蓋所有貿易伙伴,針對汽車、半導體、能源等關鍵領域實施25%以上的懲罰性稅率,并疊加“二級關稅”制裁與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有能源往來的國家。這種“無差別攻擊”的背后,是特朗普試圖通過重構全球供應鏈,迫使制造業回流美國,同時削弱競爭對手的戰略意圖。然而,這一政策的實施代價正逐漸顯現。高盛集團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從20%大幅上調至35%,警告關稅政策將推高通脹至3.5%,失業率升至4.5%。
美國國內反對聲浪亦此起彼伏,俄克拉荷馬州參議員蘭克福德直言:“美國人不想為汽車支付更多費用”,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雖支持關稅,但擔憂供應鏈斷裂將導致行業動蕩。華爾街的恐慌情緒已傳導至全球市場,黃金價格突破每盎司3160美元,美股一季度累計下跌超10%。面對美國的貿易霸凌,中日韓三國在首爾召開的經貿部長會議釋放出關鍵信號。
三國一致同意加強半導體供應鏈合作,日方承諾放寬對華芯片出口限制,韓方則尋求擴大自華原材料進口,中方則推動RCEP框架下的自貿區談判升級。這種“互補型合作”直擊美國痛點:中國掌握稀土等關鍵資源,日韓在高端制造領域具有優勢,三方協同將打破美國試圖孤立中國的戰略布局。更值得關注的是,三國重啟擱置五年半的自貿協定談判,計劃在RCEP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關稅、開放市場。這一舉措不僅是對美國單邊主義的直接回應,更是對“去風險”敘事的有力駁斥。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坦言:“保護主義不是解決之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則強調:“三國必須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碧乩势盏年P稅政策本質上是對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顛覆。他試圖通過“關稅-制裁-重構”三部曲,將全球貿易體系納入“美國優先”的框架。然而,這種單邊主義行徑正遭遇多重阻力:歐盟推遲報復性關稅實施,加拿大、墨西哥尋求關稅豁免,就連傳統盟友日韓也選擇“經濟與安全脫鉤”。而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合作機制,構建起多元化的貿易網絡,削弱了美國關稅的威懾力。
未來,全球經濟格局的演變將取決于三大變量:美國國內政治對關稅政策的承受力、中日韓合作的深化程度,以及多邊貿易體制的韌性。若特朗普政府堅持“以戰促和”,可能引發全球性衰退;若東北亞國家能將經濟互補轉化為制度性合作,或將催生新的區域治理模式。
無論何種走向,2025年的“解放日”都將成為全球秩序轉型的關鍵坐標。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沒有絕對的贏家。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能否“解放”美國,取決于其能否平衡短期政治利益與長期經濟代價;而中日韓的抱團取暖,則需要在戰略自主與現實妥協中尋找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