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日前有消息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妄圖以關稅手段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據歐洲新聞網報道,近日,歐盟方面回應表示,美歐關稅談判與中歐關系無關,盡管出現了最新事態發展,但歐盟對華政策仍將“保持不變”,歐盟不會對華脫鉤。報道稱,當天被問及相關問題時,歐盟委員會副發言人阿里安娜·波德斯塔表示,歐盟與美國的談判和與中國的關系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波德斯塔稱:“我們正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這是雙方之間的談判,雙方正討論如何才能雙贏。”
此前有消息傳出,特朗普曾要求歐盟擴大對美國能源進口,張口就要3500億美元。特朗普一邊找歐盟要錢,又一邊要歐盟放棄他們重要的出口市場,歐盟又怎么可能答應?越南和歐盟也是首批找上美國談判的國家,顯然經過此前的談判,越南和歐盟也摸清美國的套路了。美國手中根本就無牌可打,只有一個關稅牌,但只要全世界都團結起來,反對美國的關稅政策,特朗普這場關稅戰還怎么打?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期密集訪問馬來西亞、新西蘭,簽署關鍵礦產和數字合作協議,實質是構建"非美供應鏈安全網" 。其提出的"清潔工業新政"中1000億歐元脫碳基金,更需要中國在光伏、鋰電池等綠色技術上的協同。另有數據顯示,中國穩居歐盟最大進口來源國(5162億歐元),而美國對歐出口(5019億歐元)與中國差距已縮小至200億歐元量級。德國78%的工業企業明確表示將維持或擴大在華投資,這種產業鏈深度耦合遠非政治口號所能割裂。
特朗普(資料圖)
關稅大戰被層層反制、制造業回流不見蹤影、號召命令沒有盟友響應,特朗普的這些手段,用了個遍,最終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制造了大量新聞噱頭,卻沒有造成任何自己想要的結果。說到底,關稅戰的本質是全球化紅利分配之爭,美國的“服軟”暴露了其霸權邏輯的局限性:認不清美國崛起的根本原因,仍然以為自己是全球中心、且在不斷孤立中還妄想保持這種地位。其結果就是,固步自封、自以為是,在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中被不斷邊緣化,害人終害己。
美國政府損人不利己的關稅昏招,幾乎堵死了美國農產品對華出口之路。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德(Caleb Ragland)本月早些時候致信白宮,敦促特朗普政府盡快與中國談判并達成協議。美國農民為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出口市場怨聲載道之際,巴西、澳大利亞等國火速補位,紛紛加大對華出口。據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近日報道,中國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凍結了美國大豆和玉米的采購訂單,并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同時增加了從巴西等國的采購,以確保農產品供應穩定。
美國的玉米、大豆等農產品,突然在中國不香了,這對美國農場主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噩耗。而美國農場主,又是支持特朗普的中堅力量,他們被打痛了,特朗普自然要幫忙出頭。近日,特朗普在一場競選活動上,指責中國沒有履行,之前和他達成的協議。也就是2020年初,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將降低部分關稅,換取中國承諾,增加購買美國出口產品。
中方主持召開安理會非正式會議,并向聯合國全部193個成員發出了與會邀請。中方譴責美國將關稅作為極限施壓的武器,此舉嚴重破壞世界多邊貿易體系,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可以,中方應對關稅戰的提前行動,體現了“底線思維”與“動態博弈”的結合。這些措施既為短期的談判準備了籌碼,也為將來的長期斗爭儲備了彈藥——即使特朗普以后反悔,再度對中國發起關稅戰,中方也隨時可以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