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馬星星 通訊員 路蓉蓉)科技賦能志愿行動,AI助力鄉村振興。在數字化浪潮奔涌的時代,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各領域變革的核心驅動力。為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探索AI技術賦能共青團和青年工作新路徑,加快數字化服務由高校向外延伸,充分發揮大學生用專業做志愿,以科技傳便捷的社會作用。4月22日上午,銀川科技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特邀西夏區五屆政協委員、銀川科技學院外聘教師馬曉云老師,在二級學院團總支書記孔令輝及14名科普志愿者陪同下前往西夏區興涇鎮人民政府開展“我AI科普·助力鄉村振興”活動-Deepseek政務工作應用培訓會。活動吸引興涇鎮各機關單位、各村委會主要干部150余人參加,培訓會由興涇鎮黨委副書記何明主持。
此次活動聚焦興涇鎮干部的實際需求,致力于引入前沿科技理念和實用技術,提升鄉鎮辦公智能化水平。培訓圍繞DeepSeek等智能軟件安裝注冊展開,期望通過提升干部數字化素養,推動工作效率與質量的雙重飛躍。培訓會上,馬曉云老師結合自身下鄉經歷,生動展現了興涇鎮的發展變遷,為后續的技術賦能鋪墊背景。隨后,馬曉云深入講解人工智能知識體系:從基礎概念、發展歷程,到核心技術原理,使干部們對這一新興領域有了初步認知;通過弱AI與強AI的分類對比,以及對算法模型、學習機制的剖析,進一步加深干部們對人工智能技術架構的理解;在闡述應用領域和發展現狀時,馬曉云結合大量實際案例,讓干部們切實感受到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和巨大潛力。著眼于全球視野,馬曉云分析了人工智能的競爭格局,明確中國在其中的地位與機遇。同時,他也辯證地探討了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挑戰和就業結構變革影響,引導干部們全面、理性地看待這一技術。最后,馬曉云回歸培訓核心,基于干部學習三步法,深入剖析鄉鎮村傳統工作痛點,以及AI賦能后的顯著成效,并對比鄉村振興戰略與AI技術融合的背景,讓干部們清晰地認識到AI在鄉村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他強調,人工智能并非遙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鄉鎮管理和發展的得力“智能工具箱”,它是鄉鎮管理發展的有力助手,能幫助干部擺脫重復勞動,實現管理提效、干部增能、發展加速。馬曉云期望興涇鎮干部充分利用AI新技術,推動鄉村治理數字化轉型,實現“一屏觀全村,一網管全域”的目標,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全新活力。
培訓實操環節,大學生科普志愿者們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與興涇鎮干部們進行了一對一、手把手的指導。針對DeepSeek等智能軟件的安裝流程,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每一個步驟,確保干部們能夠熟練掌握。在注冊環節,他們耐心解答干部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幫助干部們順利完成注冊,為后續使用智能軟件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深入細致的培訓方式,不僅讓干部們快速上手,更拉近了科技與基層工作者的距離。干部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培訓,他們對AI技術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看到了AI為鄉村振興帶來的廣闊前景。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們將積極運用所學的AI技術,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為興涇鎮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此次AI科普活動,是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次生動實踐。通過培訓,不僅讓興涇鎮干部們掌握了實用的智能軟件操作技能,也為他們帶來了用科技破題鄉村振興的新思路,更點燃了他們運用AI技術推動鄉鎮發展的熱情。未來,銀川科技學院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團總支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全面組建更加專業化的“AI鄉村志愿服務隊”,整合各方資源,優化團隊結構,確保志愿服務的專業性和高效性;同時,主動與鄉村學校、企業等部門積極對接,精準把握鄉村實際需求,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鼓勵更多大學生承擔起社會責任,助力鄉村在科技的引領下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