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教育,公認是世界領先的,但為什么特朗普卻一門心思要取消教育部?美國教育部到底“錯”在哪?如果美國教育部真的被撤銷,美國的教育體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還能夠吸引全球爭先恐后希望進入美國校園,享受教育資源的人嗎?
(一)特朗普為什么要撤銷教育部?
3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東廳舉辦了簽署撤銷教育部行政命令的儀式,儀式現場還找來了一些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坐在課桌前觀禮。
特朗普說:“稍后我將簽署一項行政令,著手撤銷聯邦教育部,一勞永逸。我必須要我們的孩子都接受教育。”
“為了教育要撤銷教育部”,聽起來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我們查了一下,發現特朗普其實在第一任期內就曾經試圖撤銷教育部,結果沒有成功,這一次有點勢在必得的架勢,他的理由究竟是什么?特朗普在現場做了解釋。
特朗普說:“經過45年的發展,美國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遙遙領先于其他任何國家。而且,美國在每名學生身上投入的教育資金也是最多的,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匹敵。但就成功率而言,我們的排名卻在最后,這是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數據。70%的八年級學生,閱讀和數學能力都不強。40%的四年級學生,甚至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如今,我們公立學校的小學和中學的閱讀成績比教育部剛成立的時候還差了許多。盡管存在如此驚人的失敗,教育部的可自由支配預算,還在很短的時間內增加了600%,并在華盛頓的各個大樓里聘請了大量官僚。”
特朗普覺得教育部的問題在于:花了大錢,卻沒辦實事兒。
在他列舉的證據里,有關美國中小學生的閱讀和數學能力的描述,還是讓人有些吃驚的。是不是這個能力測試的要求太高,以至于成績會這么差?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測試,而這又為何會成為特朗普口中教育失敗的證據呢?
特朗普在演講中提到的國家教育進步評估,簡稱NAEP,也被稱為“國家成績報告單” ,是美國國內唯一長期且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教育評價體系。NAEP的主要評價包括全國評價和州評價,旨在檢測美國全國及各州學生在核心學科領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
NAEP內容構成
我們登錄了NAEP的網站,找到了2024年面向四年級的閱讀題和八年級(初二)的數學題,現在給大家分享幾道試題。
比如,四年級閱讀的第一道題,閱讀下面的詩歌《聲音》,用自己的話來解釋這首詩歌的寓意,并用詩歌里的話來證明你的回答。
這道題的難易程度被標為:難。
學生們的答題情況是:全面理解的占12%,部分理解的占32%,幾乎沒有理解的占到了54%。
接下來的問題還是圍繞著這首詩歌,問:為什么詩里的聲音是在你耳邊低語?
這道題的難易程度是:易
學生答題情況是:67%正確。
8年級的數學,第一道題,求四個數的和。
難易程度:易
學生答題的情況是:29%錯誤,71%正確
再看一下標注難易程度為“難”的幾何題,這幅圖是某學校校旗的圖形,長和高分別是16和10英寸,如果把它畫在一面墻壁上,20英尺長,高應該是多少?
學生答題的情況:答對的只占25%
類似這樣的題目和考察點就是NAEP的內容。根據統計專員的分析,2024年的評估結果顯示:在閱讀方面,平均分數延續自疫情開始的下降趨勢,相當于是30年前的水平,而且是成績越差的下降得越快。在數學方面,成績好的學生相比疫情之前有所提高,成績差的持續下降,成績差距擴大。
NAEP是美國國內的測評。除了國內,特朗普的發言中還提到了國際比較,“我們在教育上的投入是最多的,結果卻在榜單上墊底。”
特朗普在多個表明要關閉教育部的場合都曾說過這句話,但是他始終沒有指出具體是在哪個國際評估中墊底。我們查詢白宮網站上的相關文章,其中提到有關國際上的評估時,明確指出是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特朗普指的評估應該就是:國際學生評估,即PISA項目。
PISA國際學生評估是由經合組織創建的,旨在測試各國15歲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識,于2000年首次舉行,之后每三年舉辦一次。最近的一次測評是在2022年。
數據顯示,在參與測試的37個經合組織國家中,閱讀方面,美國排名第6,愛爾蘭和日本并列第1。數學方面,美國排名第28位,分數最高的國家是日本。科學方面,美國排名第12位,得分最高的仍然是日本。
從排名來看,雖然美國沒有名列前茅,但也不能說它是墊底,特朗普在這一點上確實是夸張了。
在討論成績不理想的同時,特朗普還強調了一點:投入多。有多么多呢?他的原話是:無人能及。這是不是夸大了呢?
在經合組織2024年9月公布的《教育概覽》中提到,幾乎所有經合組織國家的學生,每年人均支出都會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盡管各國之間的差異很大,平均而言,小學階段的學生人均支出約為11900美元,中學階段約為13300美元,高等教育階段約為20500美元。美國小學每名學生的支出高于這個平均值,為15270美元,但卻僅排名第六位,落后于盧森堡、挪威、冰島、丹麥和奧地利。
中學階段,美國每名學生的支出仍然是高于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但是低于盧森堡、挪威、奧地利、韓國、荷蘭、比利時、德國和澳大利亞。
但是,美國的高等教育,每名學生的支出36274美元,在經合組織國家當中排名最高,并且是高出了平均值77%。
同時,根據經合組織的另一組數據,即:各國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美國在高等教育方面再次名列前茅,但在小學和中學階段,2021年,美國人均學生支出低于包括了以色列、冰島、挪威、英國、比利時等十多個國家。
美國教師聯合會新聞秘書安德魯·克魯克曾通過電子郵件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安納伯格公共政策中心表示:“如果把用于高等教育的所有資金都算上,美國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如果只考慮K-12教育,美國的支出非常接近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
這位新聞秘書長在郵件當中還強調,教育支出的統計是非常復雜的,美國學校提供的許多服務在其他國家可能就不屬于教育支出了。例如,許多國家提供全民醫療保健,那這部分資金和教育預算就會分開,而在美國,學生和教職員工的醫療保健費用可能部分是由學校資金來承擔的。
總體來看,大學前的教育,美國的人均學生支出并不像特朗普聲稱的那樣是高于所有其他國家的,美國的教育成果也不是排名墊底。不過,從投入產出比來說,確實是一般了一些。
(二)美國教育部的職能是什么?
通常來說,學生水平不強,我們首先想到的原因就是教學沒搞好。比如課程體系、設置,教學方式、理念等,但事實上,這些內容在美國,恰恰是不歸教育部管的。
孫冰巖(國際關系學院講師):“美國的教育本質上不是聯邦政府辦的,也不是美國政府辦的,而是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辦的。各個州一般都是自行其是,比如說自由派控制的加州,在2021年的教材內容方面,要求加州的高中生必須學習批判性種族理論,如果不學習、不考試、無法通過,他就沒法高中畢業。但是放在德克薩斯州,2024年的時候,德州的州議會,包括佛羅里達州的州議會,通過立法禁止他們這個州的教材里面出現批判性種族理論。美國的小學生、中學生、高中生的教育內容基本上是由各個州的教委自己去做,美國教育部基本上是不管的。美國教育部只對美國有些學生的教育公平問題提供特殊教育,包括對于一些貧困學生的教學資助,對貧困大學生的教學貸款等。所以美國教育部不是一個有權力的部門,它是一個服務性和輔助性的機構。”
如果教育部真的被關閉了,它主要的職能,即管理聯邦資金的工作,特朗普打算如何安排呢?
特朗普說:“這個部門的各項重要職能以及他們所負責的佩爾助學金、第一章資金補助、為殘疾兒童和有特殊需求的兒童提供的各項資源都將得到完全保留,并重新分配給其他機構和部門,由他們妥善管理。”
曾經在共和黨總統喬治·W·布什政府擔任教育部長的瑪格麗特·斯佩林斯,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的第二天接受CNN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疑問,她說:“如果這些項目被分散到許多其他的機構,那怎么能夠提高效率呢?我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那些能展示我們工作成效的強大數據系統被消除了,要知道這些數據系統可以顯示我們在問責制、閱讀和數學成就方面的表現,就像總統昨天引用的NAEP數據,但他們卻解散了教育科學研究所。”
NAEP國家成績報告單,是由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執行的,而它恰恰就是美國教育部下屬的機構,隸屬于教育科學研究所。
既然美國教育部不管升學和考試,也不管教學和思想,管理的資金按特朗普所說,也會保留,這么看來,是不是關閉教育部也似乎沒有改變什么?那么執意要關教育部,跟教育部本身的開支情況有多大關系?畢竟特朗普一心要縮減的是政府開支,教育部本身人員和開支情況到底占比有多大?
美國教育部在2024財年的預算分配為2380億美元,占聯邦預算的不到2%。該機構擁有約4400名員工,是所有內閣部門當中最小的。從今年3月11日起,其中的1300名員工被解雇,另有600人此前已自愿辭職或提前退休。這一輪裁員后,教育部員工數降到了2183人,被視為關閉的前奏。而推動此次裁員的就是現任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 —— 特朗普競選的捐贈人之一。
(三)共和黨為什么看教育部不順眼?
要說想關閉教育部的總統,特朗普還真不是第一位。而且我們發現,伴隨著教育部的成立,關閉或者是整治教育部幾乎是每一位共和黨總統的共同事業。
早在1979 年,卡特總統主張設立內閣級教育部時,共和黨就有很多人表示反對。1980年,羅納德·里根競選總統期間也曾推動解散教育部。雖然沒有成功,但教育部的資金被削減三分之一,之前的7700名雇員減少到約1000人。
有人形容美國教育部在共和黨的高壓之下是“夾著尾巴做人”,不敢越權一步管理職責之外的事務。
孫冰巖(國際關系學院講師):“美國老百姓從來沒有就聯邦政府成立教育部這個問題達成過共識。2024年,關于是否支持教育部存在的民調結果顯示,大概有45%的人支持,44%的人反對,基本上是55開。共和黨有幾個核心理由認為教育部不應該存在。第一,共和黨從憲法的角度出發,認為美國憲法對于教育權是采取了給州的一種保留權利,就是說教育的權利不應該歸聯邦政府管,而聯邦政府成立教育部本身就是對地方權力和美國憲法精神的一種侵犯。第二,教育部成立以后推行多元化、包容性,在教育資源上更多地向少數族裔經濟困難的學生傾斜。這在共和黨看來,教育部已經成了民主黨人推行他們自己理念的工具。民主黨為什么認為教育部的成立是合理的?民主黨認為憲法已經賦予聯邦政府管理商業的權力,而教育本身也屬于美國商業的一部分,那聯邦政府就有權成立專門的部門去管理美國教育。所以這本質上是兩個黨派對美國憲法的解讀存在分歧。”
可見,特朗普執意關閉美國教育部的原因是多重的,只不過他常常念叨的是:花錢太多了,排名墊底了。
(四)美國教育部被關閉是否會影響中國赴美留學生?
與大學前教育不同的是,美國的高等教育投入和高等教育排名在全球來說也是無人能及的。
由于頂尖教育資源、職業發展機會和多元文化環境,美國向來是中國留學生的首選目的地。美國國務院協同國際教育研究所發布的2024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23/24學年,中國內地高等教育階段的留美學生占比排名前三的就讀專業分別是:數學和計算機類專業、工程類專業、商科和管理類。
也就是說,STEM領域專業仍是中國留學生的主流選擇。與此同時,硅谷等全球頂級科技公司聚集地提供了大量的優質實習機會,也是學生群體增強就業競爭力的一個有力途徑。那么如果美國教育部被撤銷了,會不會對留學生造成影響呢?
孫冰巖(國際關系學院講師):“美國教育部關停對留學生影響非常小,因為國際留學生項目主要是由美國國務院負責簽證,美國教育部基本上是不干涉的。目前來看,對留學影響最大的應該是美國國務院,因為美國國務院在特朗普上臺以后,在簽證政策上的變革幅度是非常大的。特朗普政府接下來有可能要對中國實施更大的科技限制,防止中國通過留學獲得美國先進的基礎科學研究。所以在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方面可能會拓寬對這個領域的中國留學生的拒簽概率。”
特朗普要求政府“采取一切合法手段關閉教育部”,并且要“盡快地關閉它”。那么,特朗普能否完成關閉“大業”?從他的總統行政令到真正關閉教育部,還有幾關要過?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本周六晚《新聞鑒證組》。
制片人:梁茵
編導:張恒
編輯:于巖 西熱古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