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日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被爆向投資者承認,眼下中美關稅對峙僵局“難以為繼”,并稱預計“短時間內”將出現緩和態勢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再度釋放“降溫”信號。據報道,當天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表示,在關稅談判期間他不會對中國采取 “強硬手段”,并“樂觀”認為能夠“相當迅速地”與之達成一項協議,“大幅下調”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的145%巨額關稅。在被問到是否會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時,特朗普否認說:“不,我不會說‘我要對中方強硬”。
要知道,特朗普挑起新一輪貿易戰不到20天,我國就已經團結了多個國家,讓這場斗爭從“美國單邊施壓”,轉變為發展中國家聯合反制。中方外長明確表示,中方同東南亞三國以及周邊其它國家形成了新的政治共識,要對美國向全世界開打貿易戰、濫施關稅這種“開倒車”的行為說不。中方外長發出警告沒多久,白宮就變了態度,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突然改口,承認“145%的對華關稅過高”,宣布計劃下調對華關稅,但強調“不會歸零”。
特朗普(資料圖)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釋放“善意”信號,稱自己同中國關系“很好”,希望雙方達成協議,即使不能達成,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解決關稅問題。特朗普的這番操作,究竟是真心想談,還是放煙霧彈,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我們仍然能通過一些情況管中窺豹。在本月中旬,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突然宣布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芯片等127項中國出口美國的科技產品實施零關稅政策,徹底退出此前高達125%的“對等關稅”清單。這一調整被外媒評價為“特朗普退縮的首個信號”。
雖然特朗普的這些話似乎是在為他自己找回面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特朗普的舉動其實已經相當于是對中國認輸了。因為中方從來也沒有要求美方將中國輸美產品的關稅稅率降到0,中方只是希望與美方在一套公平合理的制度框架下展開貿易,美國當然可以對中國的產品加征關稅,但中方絕不會允許美方用不公平的高關稅政策來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其實特朗普遲早要在經貿領域對中國做出讓步,因為美國企業根本無法為市場上的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基礎工業品。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對我國低頭也是有原因的,進入2025年,一場長達數月的“蛋荒”席卷美國。雞蛋供應緊張、蛋價一路上漲竟成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為了買到雞蛋,不少美國人甚至驅車前往墨西哥。下面跟隨總臺記者的腳步,去美墨邊境墨西哥一側城市蒂華納一探究竟。據報道,目前在(加州)一些商店,例如沃爾瑪,一盒18個雞蛋幾年前可能賣1美元、2美元。現在還是18個雞蛋,要賣到9美元、10美元。
美國雞蛋價格上漲原因很簡單,首先就是爆發的禽流感,讓美國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里就撲殺了超過1.6億只產蛋母雞,這就造成了雞蛋的產出量出現劇烈下降,市場能夠供應的雞蛋也大大減少,而產蛋母雞的養殖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時間內也很難增加產蛋母雞的數量和規模。其次就是美國貿易政策的飄忽不定,比如美國對進口的玉米、大豆等加征關稅,導致作為養殖飼料成本也出現漲價,所以一些養殖戶或者養殖企業干脆減少養殖規模,這也造成雞蛋的供應量進一步減少。
美國民眾挑選雞蛋(資料圖)
這事其實有點警示意味。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食材,只要供應鏈一崩,立馬成稀缺資源。這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全球其實都差不多。說到底民以食為天,老百姓餐桌上有沒有雞蛋,看起來小事,其實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體現。美國也好其他國家也罷,該補課的地方就得補課,別等雞蛋成硬通貨了,吃個雞蛋都費勁,才想起來要建冷鏈,搞儲備,穩物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