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在亭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蛇咬傷專病門診,75歲的許阿伯正在復診。據許阿伯的孫女介紹,23日下午,許阿伯在田間除草時,不慎被蝮蛇咬傷右手食指。
受傷后,被咬部位劇烈疼痛,整只手也出現了嚴重腫脹。送到專病門診后,醫生立即對許阿伯進行清創處理,并為他靜脈滴注抗蛇毒血清。同時,還采用三棱針針刺其腫脹部位,排出毒血,以此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我爺爺當時被毒蛇咬傷后,手腫得發黑,視力好像也受到了一些影響。”患者家屬許晨說。
目前,許阿伯已無大礙。醫生介紹,蝮蛇、竹葉青等毒蛇的毒液進入人體后會迅速擴散,可能引發代謝紊亂、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學會區分毒蛇與無毒蛇的咬痕至關重要。
亭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蛇咬傷針刺療法”非遺傳承人、病區主任金艷新表示:“毒蛇的齒痕一般是兩枚。如果被蛇咬到手,可以看到兩個牙齒印;而無毒蛇的咬痕通常是一排很密集的,也可能是兩排。如果被毒蛇咬傷,可以用繩子或帶子在肢體被咬傷的部位進行捆扎,但每20分鐘要松開一次?!?/p>
醫生提醒,市民若不慎被蛇咬傷,千萬不要奔跑或驚慌失措,應及時前往最近的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在田里勞作時,首先要做好自身防護,穿上雨靴、戴上手套。盡量不要在草叢間行走,如果必須穿過草叢,可以手持棍子撥動,把蛇驚走?!苯鹌G新說。
記者:楊惠聰、朱磊
編輯:干鈺瓊
責編:干鈺瓊、楊夢婷
審核:陳建軍、林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