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特朗普顯然是把印度坑了,因為當印度踏上美國“賊船”之際,前者卻發現,還是離不開中國。
前不久,美國副總統萬斯的一次出訪,似乎成為了印度對外政策的一次小爆發,就在同一天,印度決定對中國鋼鐵加征12%的關稅。這一動作被外界視作印度向美國伸出的橄欖枝,好為自己在印美貿易談判中討得更多甜頭。
(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
然而,莫迪政府這波操作是在挑戰中國的耐心嗎?印度真的就不考慮和中國的其他合作了嗎?
首先得搞清楚,印度的鋼鐵行業一直被一個“高端之困”鉗制著。要知道,印度雖是全球第二大鋼鐵生產國,但它的煉鋼技術一般,主要產粗鋼,高端鋼材則依賴從中國進口。
去年,一家中國公司為印度設計的“塔塔鋼鐵二號高爐”投產,這座高爐不僅應用了當今世界頂尖的煉鋼技術,還一舉解決了印度高端鋼材的生產瓶頸。有了這層護甲,印度才敢邁出這步險棋,對中國鋼鐵加征關稅。
(中方造的“塔塔鋼鐵二號高爐”)
那為什么偏偏是12%呢?印度給自己設定的加稅范圍是12%到35%,而最終選擇最低的12%。這不是印度怕事,而是巧妙地走一條搖擺不定的中間路線——既不想徹底惹惱中國,又想讓美國看到自己的誠意。
不過也別小看12%,因為鋼鐵行業利潤率并不高,一旦加了12%的關稅,中國可能就會暫停對印度出口鋼鐵。
但凡事都有兩面,中國難道就手無寸鐵了嗎?當然不是!雖然印度的鋼鐵產能大,但它仍舊是一只“寄生蟲”,依附在中國的產業鏈上。印度的煉鋼設備,電子元件、工程機械等關鍵零部件都嚴重依賴中國出口。只要中國在這些方面擰緊閥門,印度的鋼鐵工業便會面臨“大限將至”的局面。
(印度沒有高端鋼鐵技術)
那么問題來了:莫迪為什么敢這么做?他難道就不怕中國反過來捏住印度的命脈?可以說,印度在賭,認為可以同時拉攏中美雙方,達到左右逢源的理想狀態。
只不過可惜的是,這盤棋下得并不精明。想用鋼鐵關稅拿捏我們?想的美,實際上,印度根本離不開中國,所以更別提對我們施加壓力了,現在的印度,討好我們還來不及。
日前,印度政府允許從中國進口空調壓縮機,且豁免印度標準局的強制性認證,這不僅說明印度面臨空調零件短缺的窘境,同時也意味著,印度對中國的依賴,也是多方面的。就像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一樣,我們限制稀土出口,就看美國會不會急得上火。
(印度市場堆放的二手空調)
所以說,這番操作,更進一步顯露出印度在國際關系中的微妙立場:既想討好美國,又不能放棄中國。這種左右逢源的策略短期內也許奏效,但長期來看,則可能讓印度面臨更復雜的局勢。
印度這種做法,注定會在未來遇到更多麻煩。我們倡導的是全球多邊化合作,但印度對我們的鋼鐵加稅,顯然是和美國的手段如出一轍,目前我們雖然不會直接對印度下手,但分歧的種子已經埋下,未來若是印度還不悔改,我們的反制也是有理有據的。
而從美國的角度看,這次也是徹底坑慘了印度,萬斯出訪印度,企圖對其進行拉攏進而對付中國的意圖人盡皆知,現在倒好,印度一只腳是踏上了美國的“賊船”,可是反觀美國呢?對中國的態度又開始緩和起來。
特朗普近日的表態,稱對華加征的關稅太高,如果達成協議,會降低關稅。這是什么意思?他自己也意識到了不對,現在美國市場,美股,美元,美債都因為他的高關稅政策受到波及,他想不注意也不可能,所以才會有了此番讓步表態。
(特朗普政府明顯是要拉攏印度)
可是,特朗普卻似乎忘了印度,難道萬斯的拉攏,是為了印度和美國一起對華服軟?不得不說,特朗普的想法確實天馬行空,反復無常,不過就算特朗普怎么變,我們的態度可從來都沒有動搖,至于印度也該好好想想,到底該用什么態度來面對我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