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暢想過,當自己中了千萬彩票,該如何花費這筆錢呢?
是回報家人的照顧和恩情,還是四處旅游看看風景?是買豪車豪宅,還是買奢侈品揮霍?
然而,獲得金錢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人性的泯滅;天上掉餡餅,砸碎的可能是一個家庭。
2022年,浙江一男子小周在買彩票后發現自己中了1000萬大獎,稅后到手843萬。
這樣一筆錢,對于任何一個家庭來說無疑都是天降巨款,足以改變后半生的命運。
可是,小周在拿到這筆錢時,卻選擇了隱瞞自己的妻子。
獎金到賬當天,他就偷偷給自己的姐姐轉賬了200萬元,以此報答小時候姐姐對自己的照顧和關愛。
接著,他又陸陸續續為前妻支付了購房款70多萬元,卻根本沒有想著為自己的現任妻子添置些什么。
可天下終究沒有不透風的墻,小周的妻子小林不斷聽到周圍人祝賀自己,才終于得知了自己老公喜中大獎的事。
自己不但被蒙在鼓里,老公還偷偷摸摸給姐姐轉錢、給前妻買房,唯獨沒有想到過自己!
小林一氣之下,將小周告上了法庭,要求離婚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同時還要收回已經贈送出去的那部分獎金。
經過法院審理,小周和小林確認夫妻感情破裂,準許離婚。
且因為該筆獎金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獲得的,理當為夫妻共同財產,小周不經伴侶同意私自進行處理的部分是無效的,小周應向小林賠償60%。
這場金錢帶來的考驗,也終于以這樣家破人散的結局收尾,真是令人無奈又唏噓。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
共同攜手歷經風雨的枕邊人不值得信任,感情早已破裂的前妻反而念念不忘。
或許我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年少的“白月光”,而得到手的人只會變成惡心的粘在衣服上的白飯粒。
20世紀20年代,蘇聯心理學家蔡加尼克提出了一個心理現象:
人們會對那些未完成或者被打斷的任務或目標記憶猶新、耿耿于懷,而對于已經完成的事記憶則會逐漸模糊。
這是因為未完成的事會持續在我們心中產生一種緊張焦慮感或是期待感,讓我們一直擔憂著、牢記著這件事,從而無法忘懷。
就像一個員工手上齊頭并進著多個項目,當其完成一項就會放下一項,潛意識中總是惦記著那個還沒有完成的。
然而,你的記憶也有可能在欺騙你。
倫敦南岸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茱莉亞·肖在《記憶假象》中說道:
很多研究案例證明我們可以為實驗人員植入一段虛假記憶,曾經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員就曾通過調整提問方式為實驗對象植入一場虛假的車禍記憶,并暗示車禍中擋風玻璃被撞碎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時常遭遇記憶的捉弄:
關上門的一瞬間想起自己沒拿鑰匙,摸了摸卻發現在口袋里;明明記得垃圾已經扔下去了,但是回家一看垃圾還是在門口。
當我們的記憶扭曲化出了一個很好的回憶形象,之后我們就會不斷為其添磚加瓦,使其變成最符合我們想象的模樣。
但其實,只有我們身邊正在接觸的人和事物,才是最真實、最不摻水分的。
感知行為控制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妻子可能并不在意將800多萬分出來一點給前妻和姐姐,她只是在意自己被完全排除在外。”
“那么這個男人為什么不坦言相告呢?”
心理所有權指的是個體主觀上認為某種物品獨屬于自己的想法,就像孩子霸占玩具和吃食一樣,其本質都是源于對利益侵占的最大化。
在這里舉一個例子:一個爸爸給了兒子五十塊錢零花錢;
兒子拿著錢就想去買零食喝飲料,爸爸訓斥說那些東西都太不健康了,這些錢只允許被用來買面包和牛奶。
兒子非常生氣,說你給我了就是我的,我想怎么用是我的自由;爸爸卻認為這是自己給兒子的錢,他有權力管束兒子該怎么去花。
兒子一氣之下把五十塊錢還給爸爸,自己去餐館做兼職賺了五十元,終于買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對于兒子來說,是花銷自己賺來的錢快樂?還是花銷爸爸給的束手束腳的錢快樂?
答案很明顯。
1988年,Ajzen引入了一個叫作“感知行為控制”的理論,意為個體對于執行某個動作難易程度的評估,從而調整自己后續的行為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你覺得某件事很難,就加倍努力或者選擇回避;如果你覺得某件事簡單,那就充滿自信、放松心情。
當你想要利益最大化,卻在感知到這樣的行為實現會很困難,那么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繞過那個帶來困難的源頭。
權力與控制欲
在某檔綜藝節目中,妻子指責丈夫,從結婚以來一直欺騙自己,說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800元。
可憐妻子省吃儉用,為了生活精打細算,到頭來卻發現丈夫的工資連上績效一個月能拿6000多元。
妻子說:“我從坐月子開始就花的是我媽媽給我的存款,自從那個存折上沒錢之后,我們家就多了一塊小黑板,公公婆婆時刻記賬,今天孩子尿不濕花了一百,明天奶粉花了二百。”
而面對發妻,丈夫竟然大言不慚,說自己作為銷售需要一些流動資金。
這樣典型的自私心理,就是將妻子、妻子的父母、自己的父母都當作了可以榨取資源的工具,而自己則是整個家庭中最高的優先級。
這樣的隱瞞行為本質上并不是不信任,而是過度的控制欲。
在家庭中,他們急需一些東西證明自己的權利和主導地位;
隱瞞這些信息,不僅可以避免妻子對自己產生質疑,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質量更上一層。
真正的幸福永遠不需要利用控制欲凌駕于誰之上,婚姻更不可能在信任破裂后重歸于好。
希望大家在挑選伴侶時都可以擦亮眼睛,獲得真正平等、尊重、信任的幸福愛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