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秦國歷史上一位有名且功勛卓越的君主,是他帶領著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步步成長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國。
秦穆公的一生波瀾壯闊,登上過高山,也跌下過谷底,但是他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秦國。就算是在臨死之前,他心里想的依然是秦國基業(yè)……
任人唯賢
戰(zhàn)國末期,秦國吞并其余六國,終結了周朝末年五百年的亂世,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秦朝。
統(tǒng)一天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做到秦國這樣,必須打下一個好底子,有了深厚的底蘊,才能成為最后的勝者。
而秦國就是因為有秦穆公打下的好底子,才能從六國之中脫穎而出,嬴政才能當上秦始皇。那么秦穆公為秦國留下了什么?為什么說秦始皇也是沾了他的光?
其實秦穆公即位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一件讓他名留青史的大事。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迎娶晉國公主,由此誕生一個成語——秦晉之好,后世之人經(jīng)常用這個成語來代表兩家結為親家。
當然,秦穆公結親這件事只是一個開端,真正體現(xiàn)出“秦晉之好”的地方還在后面。
不過秦國與晉國的這一次聯(lián)姻,讓秦穆公得到了兩個關鍵人物。
第一個人物自然是他的妻子,而第二個人物便是他妻子帶來的奴仆——百里奚。
百里奚本是虞國大夫,晉國出兵滅掉了虞國,將百里奚當作了公主的陪嫁奴仆。
雖然百里奚的前途已經(jīng)黯淡無光,但是他并沒有放棄,趁著守衛(wèi)打盹的工夫,他逃了出來。
逃出生天的百里奚本想去楚國當謀士,但是他卻被楚國的商人抓了起來。
其實秦穆公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想著請百里奚做自己的老師。
可是當他把妻子接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百里奚已經(jīng)不見了。
秦穆公十分后悔,他認為這是自己的錯,當初自己應該早些關照百里奚的。
為了找到百里奚,秦穆公一直在等待,就連剛娶進門的媳婦都被冷落了。
經(jīng)過一番尋找,秦穆公終于得到了百里奚的消息,他現(xiàn)在被一個楚國商人抓了起來,打算當奴隸賣掉。
秦穆公本打算派人帶著一百金去將百里奚贖回來,但是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如果自己如此興師動眾,必然引起楚國人的懷疑,萬一楚國人硬要留下百里奚,秦穆公也沒辦法。
于是,秦穆公決定親自前往楚國邊境,跟那個楚國商人談一談。
最終秦穆公以五張羊皮的價格,將百里奚從市場上買了回來,這便是“百里奚舉于市”的故事。
百里奚來到秦國后,得到了秦國的隆重接待。
秦穆公對于百里奚恭敬無比,對于百里奚推薦的人,他無條件信任,對于所提建議,秦穆公也全部采納。
在百里奚的幫助下,秦國逐漸走向富強,有稱霸春秋的架勢。
秦穆公給秦國留下的第一件寶貝:任人唯賢。百里奚的地位何其卑微,但是秦穆公就仿佛看不見一樣,一直對百里奚恭敬有加,成就了一番佳話。
而這種用人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了秦始皇時期,就算不是秦國人,就算地位低微,秦始皇都一視同仁,這使得秦國人才濟濟。
開拓與教化
百里奚來到秦國后做了很多事,只有兩件事極為關鍵,而這兩件事便是秦國最大的優(yōu)勢。
首先,百里奚覺得,如果想要讓秦國強大起來,就必須擴大秦國的領土。
但是秦國位于最西邊,秦國再往西就是西戎諸國了,在秦國眼里,那些人都是蠻夷,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百里奚很清楚如果秦國真想擴張的話,西邊是唯一的路,因為秦國東邊就是晉國,而晉國已經(jīng)將秦國牢牢地關在了中原之外。
當百里奚向秦穆公提出“進攻西戎”戰(zhàn)略時,有很多人都站出來阻止,他們認為百里奚會害了秦國。
秦穆公思考再三,還是決定聽從百里奚的建議,并且?guī)椭倮镛烧f服了秦國之人。
恰好此時西戎有位使者來,秦穆公隆重接待了他,并且將他留在宮中照顧。
從這個名叫由余的使者口中,秦穆公得知了西戎的具體情況,甚至還了解到了西戎人的弱點。
由余告訴秦穆公,他們家的大王從未見識過聲樂,很是向往。于是秦穆公馬上便挑選了十二名會聲樂的女子,并且將她們送給了西戎“綿諸王”。
綿諸便是由余的祖國,這十二個美女到綿諸之后,將綿諸王迷得神魂顛倒,將政事國事全都拋之腦后。
百里奚趁機發(fā)兵,突襲西戎諸國中最強大的綿諸,有了由余這個引路人,秦軍馬上便擊敗了綿諸,還活捉了綿諸王。
綿諸是西戎諸國之中最厲害的國家,綿諸一倒,其余幾十個西戎小國望風而降,秦國國土一下子增加了上千里。
秦國收服了西戎,這可是一次壯舉,周天子為了表彰秦穆公的英勇,直接賞賜了秦國一面純金做成的鼓。
而這也代表著秦國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哪怕秦國根本沒有進入中原,也依然成為了春秋時期的霸主國。
不過,這才是百里奚辦成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教化百姓。
秦國收服了西戎諸國,但是西戎諸國還十分落后,有的國家還處在野蠻時代。
而百里奚提出的第二個政策就是,要重視百姓,重視民生,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于民。
百里奚年輕的時候,在周天子治下生活,他知道很多先進的技術,他將這些技術都傳授給了秦國的百姓,當然西戎之人也沒有落下。
有了這些先進的文化與技術之后,秦國打下的國土便更有價值了。
當然,百里奚做的這一些,都少不了秦穆公的支持。
百里奚只是一位出主意的人,真正該怎么做,還得看秦穆公。百里奚每次提出好的建議,秦穆公都會盡力施行,秦國的強大其實是他們兩個配合起來的結果。
不過秦穆公也有不聽話的時候,他曾因為不聽百里奚的勸打了敗仗,險些損失三員大將,之后他就不敢再忽視百里奚了。
最后一招
秦穆公英明一世,為秦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但是晚年的秦穆公愈發(fā)小心,甚至呈現(xiàn)出了一種病態(tài)。
秦穆公去世之時,對國內百姓推崇的三位賢者“恨之入骨”,于是秦穆公決定讓這三人為自己殉葬,寧肯讓秦國失去三位英豪,也不能讓秦國換主人。
子輿奄息、子輿仲行、子輿針虎乃是三位賢臣,他們在秦國的聲望極高。
他們?yōu)榍啬鹿吃嶂螅貒陌傩者€寫詩紀念他們。
詩中寫道“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百姓甚至愿意用一百個人的死,來換回他們其中一個人生,足見這三人的影響力。
不過,這三人越是厲害,越能體現(xiàn)出秦穆公這一決策的正確性。秦穆公掌權多年,他的后人無法超越他,但是外姓人卻可以。
秦穆公去世后,他的兒子初即位,便要面對這三個功高蓋主之人,秦穆公不可能用自己打下來的江山,去賭這三人的忠心。
就算這三人代表著秦國的進步,秦穆公也不會讓步,因為在他心里,秦國寧可不進步,也絕不能易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