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親戚之間的人情往來也是一個人人際關系的組成部分,
在社交分層理論(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中一個人的社交圈層可以分為三類
親密層(Intimate layer):對應著自己的親朋好友,與自己關系親近的,沒有利益往來的相對穩定長久的關系,圈層里是與自己關系鏈接最深的人。
人脈層(People layer):存在一定的利益交換,交際模式往往是各取所需,具有較強的功利性,交際過程以社會交換為基礎。
社交層(Social Layer):與自己關系不近的泛泛之交,不涉及利益交換與各取所需,彼此的像平行線,比如門口的保安,商店的售貨員。
而親戚一般來說,算親密層與人脈層,社交層的親戚一般來說,都是可有可無的遠親。因此,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與親戚之間的交際。
行為主義心理學流派(School of behaviorist psychology)認為一個人的心理與潛意識雖然無法直觀觀測,但是可以通過其行為進行簡單的判斷,
尤其是在人際交往中,學習一些心理學技巧可以讓你更好地篩選交際對象以及更好地優化人際關系。
那么在與親戚社交時,親戚用這2種方式對待你時,多半是瞧不起你,別再巴結人家了。
一、表演型社交
其實大部分人的智商與情商都在一個水平,因此當一個人表現出對你的蔑視與瞧不起的時候,那一定是故意讓你察覺到的,
在大多數時候來自于他人的瞧不起往往是隱性的歧視,并不會表現在明面上。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表演型人格(Histrionic personality),這種表演型人格的特點就是極具戲劇性并且具有極強的偽裝性,
他們很少讓別人看出他們的現實意圖與情緒,這種人在社交中也是如此,十分擅長表演型社交,極端時會陽奉陰違,兩面三刀。
比如這類親戚為了維持表面關系,可能會當著你的面夸獎你,對你很友善,
一旦你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他們與別人談論你時都是不屑與貶低,你很難短時間內發現他們對你的態度。
你甚至會因為Ta的夸獎而不自覺地親近他,
所謂“日久見人心”雖然他對你表面友善,在你與這類親戚社交時,你也會發現他們瞧不起你的蛛絲馬跡,
比如從來不會雪中送炭,比如只有見面時才友善,比如對你的成功表面上贊賞卻總是找理由證明你的成功全是僥幸。
他們十分擅長戴上社交面具(Social Mask),不同的場合變換出不同的角色,你很難看透他們的內心。
二、極強控制欲
邊界感(Sense of boundary)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
他認為邊界感是實現課題分離(Subject Separation)的重要方式,他認為課題分離是每個人一生都必須完成的任務。
課題分離就是明確自己與他人的責任,明確與他人的邊界感,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務,
然而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與親戚交往時,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經常被忽視,
比如過度關注你的人生選擇,想要干涉你的人生,展示出極強的控制欲。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親戚對你的控制欲也是一種看不起的表現,但是這種看不起往往是沒有惡意的,
因為在控制這個過程中,Ta是將自己放在了上位者的角度,Ta覺得你無法過好自己的人生,覺得你應該聽從他的建議。
這種心態本質上就是對你能力與價值的輕視,這樣的親戚往往想通過控制你的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通過操縱他人來緩解自己的不安全感。
因此,對你有極強控制欲的親戚,總是說著為你好的親戚,往往不一定是真心的,
他們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因為骨子里覺得你處理不了問題。
這兩種行為都是比較隱性的輕視與看不起,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覺察到,而且你還以為他們在對你好,你也不用去討好,巴結這兩種人。
人際交往本來就是以價值交換為基礎,遇到看不起你的人,你最應該做的是遠離否定,暗自蓄力,活出自己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