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公共健康水平、降低二手煙危害,香港特區政府于4月25日正式在憲報刊登《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并計劃于4月30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及二讀。該草案提出多項控煙新規,明確加強對煙草攜帶、吸煙行為的管控,特別是對入境旅客與公共場所吸煙者提出更嚴格的限制。
最引人關注的內容之一,是針對入境旅客攜煙數量的管控。根據草案,自2026年1月1日起,凡攜帶超過19支免稅香煙入境者,將被處以由2000港元提高至5000港元的定額罰款。這一規定被視為對當前煙草“帶貨式攜帶”行為的直接遏制,旨在進一步打擊走私與非正規分銷行為。同時,相關部門將引入完稅煙識別標簽,協助識別私人煙草使用范圍,并擴大禁煙區,限制非標準渠道購買者的使用空間。
在控煙區域方面,《條例草案》明確提出:未來將禁止市民在輪候期間吸煙,涉及場所包括地鐵、公交車、電影院、公園、娛樂場所以及體育場館等公共區域。草案特別指出,“輪候”指的是排隊等候或進入服務區域前的等待狀態,違反者將面臨從1500港元提高至3000港元的罰款。這一措施重點控制煙霧在人員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區域蔓延,減少非吸煙者被動吸煙的可能性。
此外,草案還對“無煙環境”概念作出進一步延伸:除醫院、診所、健康中心等傳統醫療場所禁煙外,還將規定其出入口3米范圍內嚴禁吸煙。此舉將有效阻隔煙霧對體弱人群的影響,特別是老年人、兒童與病患。
控煙修例的推進反映出香港在煙草管控上的決心。香港衛生署指出,近年來市民健康意識提升,但仍有部分公共區域出現吸煙不文明行為,尤其在游客密集地段、交通樞紐、商圈內問題較為突出。此次修例,不僅是法律威懾手段的升級,更是一種引導公眾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制度引擎。
政府同時呼吁旅客、零售商及居民理解與配合相關新規,避免因不了解而觸法。相關宣傳與科普將同步鋪開,未來還將設立“控煙熱線”及舉報機制,以實現全民共建無煙環境的社會愿景。
隨著法案推進及實施,香港或將成為全球控煙立法最嚴城市之一。公眾可通過政府官網、“香港控煙辦”公眾號等渠道關注后續進展,并及時了解合法攜煙與吸煙的相關規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