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期間,阮文冰應城廂區筱塘小學領導邀請,到該校為師生們作英烈事跡報告,告訴孩子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希望大家要倍加珍惜,懂得感恩……他精彩的報告,不時博得師生們陣陣熱烈的掌聲。
1954年出生的阮文冰,高中學歷,1972年12月入伍,1989年11月從部隊志愿兵轉業到莆田市自來水有限公司,退休后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奔赴于部隊、機關、學校,開展紅色主題宣講活動。2022年7月21日,城廂區“老兵宣講團”成立,首批遴選全區各個行業的6名優秀退役軍人,打造一支高質量、高水準的紅色宣講隊伍,阮文冰便是其中一員。
如何才能把課講好?深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阮文冰為了上好課,開始為備好課而搜腸刮肚,把自己軍旅生涯的故事、人生經歷的往事和情感體驗進行用心回顧,精心梳理,并付諸筆端,而后按照去粗存精的原則,使之成為主題突出、內容翔實、詳略得當、結構嚴謹、文字流暢的宣講稿,比如,他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戰斗中,他沖鋒臨陣,舍生忘死,立下戰功,受到表彰;退役轉業到地方工作,他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得到同事和領導的一致好評;退休后,他爭當文明城市的踐行者,牽頭組建“城廂區龍橋義工協會”志愿服務隊,至今,累計已開展各種志愿服務360余場次,服務群眾超萬人,得到廣大干群的如潮好評。
自從成為老兵宣講團一員后,他便充分發揮退役軍人模范帶頭作用,結合退役軍人返鄉、新生開學、國防教育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兵味的宣傳活動。
前不久,“昔日戰場英雄至、今朝校園傳薪火”活動在“一站式”學生社區如火如荼開展。活動開始,已被評為莆田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的阮文冰給大家講述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紅色故事,仿佛把人們帶回到那段戰火紛飛的自衛反擊戰中。“當部隊車子路過我家時,公路旁圍了好多父老鄉親,其中有一個就是我的弟弟”,阮文冰講到這里忍不住濕了眼眶,“當時參戰部隊集體寫留言:彈盡糧絕時必須給自己留一枚手榴彈……”阮文冰胸前的軍功章不僅見證了他當年的堅毅與擔當,也同樣見證了一批批誓死保家衛國的中國好男兒!學生們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繼承先輩遺志,賡續紅色血脈,常懷感恩之心,學好專業知識,練就一身過硬本領,畢業后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去年“八一”建軍節,為了營造濃厚的擁軍優屬氛圍,激發廣大適齡青年應征入伍和退役軍人、民兵投身國防事業的熱情,龍橋社區開展2024年“八一”慰問優秀基干民兵活動暨龍橋街道應征青年征兵政策宣講,邀請阮文冰為龍橋街道適齡應征青年上愛國主義教育課。阮文冰以“老兵”身份,從“老兵”視角,通過真實的故事、生動的語言,展示了軍人堅定的信念、無畏的精神和敢于擔當的勇氣,激勵應征青年要牢記囑托、勇擔使命,積極報名參軍。應征青年備受鼓舞,一個個摩拳擦掌……
2022年12月,龍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邀請阮文冰為社區居民宣講。宣講會上,阮文冰從“三個務必”“三件大事”“三個始終”“兩個相結合”等四個方面的內容,結合親身經歷、實際例子、歷史知識等,為社區居民和基層工作者上了一堂別開生面、通俗易懂的“思政課”。“阮老的宣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既有理論的高度,也有思想的深度,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社區工作人員林先生表示,作為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將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以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構建和諧社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來源:莆田晚報 全媒體記者 錢碧云
責編:許伯英
編審:蔡雪杰
審核:許秋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