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文化 浸潤詩意課堂——西安軍需工業學校西安建筑工程技師學院開展四月課前經典誦讀活動
在春日的校園里,瑯瑯書聲與芬芳花香交織,學生們在課前誦讀經典,傳承經典,在校園里掀起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
自三月起系統優化誦讀內容、完善活動規范以來,經典誦讀活動成效斐然。如今,在這草長鶯飛的四月,我們持續深化推進,將課前三分鐘打造成浸潤心靈的文化時光。學生們在抑揚頓挫的誦讀中,跨越時空與古圣先賢對話,感受經典詩文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在課堂上,隨著鈴聲響起,學生們便迅速進入狀態,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每節課前的經典誦讀之旅。當讀起《清明》,那細膩的情感與悠遠的意境在學生心間蔓延開來,他們仿若看到清明時節的紛紛細雨,體會到詩人杜牧的淡淡哀愁;吟誦《將進酒》時,學生們被李白豪邁奔放的情感和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所感染,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喊出了青春的自信與昂揚;誦讀《春夜喜雨》,杜甫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深深觸動著學生們的心靈,讓他們懂得去欣賞生活中那些細微卻美好的事物;而在《歸園田居》的誦讀聲中,學生們仿佛置身于寧靜的田園,感受到陶淵明筆下遠離塵囂的那份閑適與自在。
從三月份的活動一路走來,四月份的誦讀活動也圓滿開展,同學們的進步顯著。之前,部分同學對詩詞的理解僅停留在文字表面,如今,在一次次的誦讀中,他們開始主動探究詩詞背后的故事與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關系也更加緊密。老師們精心指導誦讀技巧,分享詩詞賞析心得,學生們積極回應,課堂氛圍愈發活躍。
一位同學興奮地分享:“自從開展了誦讀活動,我越來越喜歡傳統詩文了,這些詩詞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了解古代文化的大門?!边€有同學表示:“以前覺得詩詞很難懂,現在通過反復誦讀,我好像走進了古人的世界,能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
此次四月課前誦讀活動,是學校對傳統文化教育的堅持與深耕。未來,我們還將繼續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讓經典文化在校園中持續綻放光彩,陪伴每一位學子成長。
附:四月份誦讀詩文內容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招生電話15388626981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