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從杭州到長沙,“雙休制”在試點推行,靜悄悄地改變著高中生的學習節奏,也讓一直存在的補課現象有了改變的跡象。“縣中振興計劃”給縣域教育帶來了新活力,“校外培訓天眼系統”上線,直接針對一直禁止不了的“地下補課”問題。2025 年,這一系列教育新舉措,意味著一場大變革馬上要來了。
“雙減”政策實行以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機構數量大幅減少,線上機構更是少了 87%。不過,正規培訓機構不做了,補課的需求可沒消失,“地下培訓”變得更隱蔽,又冒頭了。家長們不惜花高價,去找藏在居民樓里的“私房課”,還有打著游學旗號的“影子培訓”,這讓“雙減”取得的成果面臨很大挑戰。
“天眼”護航:精準打擊“地下補課”
面對這個難題,教育部拿出了新辦法——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平臺,大家形象地叫它“天眼系統”。這個平臺就好比教育界的“支付寶 + 大眾點評”,目的是規范校外培訓市場,保障家長和學生的權益。
從家長這邊看,通過平臺能一站式完成選課、繳費、退費和評價這些操作,能有效避免培訓機構收了錢跑掉的風險。
對培訓機構來說,必須入駐平臺,資金流向會被國家實時監控,要是有違規行為,就會被列入信用黑名單,這約束力度也很強。
從監管角度講,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能精準識別那些隱蔽的培訓行為,像居民樓里的“一對一”輔導,還有以夏令營名義進行的學科培訓等,然后精準打擊。
教育部明確說了目標:在 2024 年 6 月前徹底清理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建立起預防、發現、查處的一整套機制,積極推進“課后服務 5 + 2 全覆蓋”,還上線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免費提供大量優質課程,就是想讓學習的主要地方回到校園。
挑戰猶存:家長為何仍熱衷補課?
國家整治的決心很明顯,技術手段也很先進,但真正的挑戰可能才剛開始。為啥家長明明知道補課費貴,孩子負擔也重,還是要給孩子報補習班呢?這背后有好幾個原因。
1、教育競爭壓力大,升學考試、學校排名這些因素讓教育競爭更激烈了。家長擔心孩子落后,想通過課外輔導提高成績,增加升學機會。重點中學錄取時看重成績,這就逼得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
2、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平均,不同學校在師資力量、教學設施這些方面差距不小。家長就想通過課外輔導,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讓孩子能得到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比如說,一些偏遠地區學校教學質量不太好,家長就會給孩子選線上優質課程來提高學習效果。
3、社會觀念也有影響,社會上普遍覺得學業成績是成功的重要標志,家長怕孩子成績不好影響未來發展。而且周圍其他家長給孩子報班,這也形成一種無形壓力,讓他們跟著報班。
4、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或者學習態度不放心,覺得孩子在學校沒學好知識,需要課外輔導來鞏固提高。要是孩子某一學科比較薄弱,家長可能就會報補習班幫孩子提升。
理性看待補課現象:公平與個性化需求的平衡
家長熱衷于給孩子補課,反映出當前教育環境存在問題。家長出發點是為孩子好,可過度依賴課外輔導也有不好的影響,會加重孩子學業負擔和心理壓力,影響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還會讓教育內卷更嚴重,不利于營造公平、健康的教育環境。
那怎么看“一刀切”禁止課外培訓呢?對那些確實需要課外輔導的孩子來說,這樣公平嗎?
禁止課外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公平。有課外培訓的時候,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有更多機會接受額外輔導,在學業競爭里有優勢。禁止之后,所有孩子課余時間起跑線相對平等,能避免因為家庭經濟差異造成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雙減”政策下,教育供給側進行改革,像教師輪崗制度、智慧教育平臺這些舉措,能讓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彌補禁止課外培訓后個別孩子不能獲得額外輔導的情況。
但從個人來說,有些孩子學習進度慢,或者有特殊學習天賦,對某些學科興趣濃厚,可能確實需要課外輔導來滿足個性化需求。從這個角度講,“一刀切”禁止課外培訓,可能會讓這些孩子失去提升的途徑。
但為了推動教育回歸學校這個主陣地,禁止課外培訓勢在必行。這也能積極推動學校更注重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學,關注不同孩子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后服務水平。而且構建多元化的育人生態,比如推廣職業教育、開展非學科類實踐教育等,能給孩子提供更多發展的可能。
以前課外培訓太泛濫,教育內卷特別嚴重,孩子和家長壓力都特別大。現在禁止課外培訓,孩子能有更多時間休息,發展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質。也有助于營造好的教育環境,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
當課外培訓不再是孩子成長的主要依靠,社會會更重視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為孩子們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于個別孩子的特殊需求,可以通過學校老師給予更多關注、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學習,以及利用公共教育資源等辦法來解決。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育體系會越來越完善,也能更好滿足不同孩子的發展需求。
教育改革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一起努力。只有持續推動教育公平,完善教育評價體系,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真正讓孩子在更寬松、健康的環境里成長,最終實現更公平、更美好的教育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