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講,特朗普的七點計劃,本質上不過是與急需停火的俄羅斯達成的一項商業交易。為什么這么說呢?
美國陸軍退役中將本?霍奇斯提醒我們,美國陸軍上將、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三周前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表示,烏克蘭在戰場上正取得勝利。
烏克蘭武裝部隊每天都在成功擊退俄羅斯在前線的多次進攻。截至周三,俄羅斯的傷亡人數已超過 945,330 人,僅過去三天就有 4,070 人傷亡。照此趨勢,到六月份他們的傷亡人數將達到 100 萬。
烏克蘭也不斷對俄羅斯內陸發動深入打擊。周二,他們襲擊了距離莫斯科僅 35 英里(56 公里)多一點的俄羅斯主要導彈和炮兵總局(GRAU)第 51 號兵工廠,這個兵工廠原本可儲存 26.4 萬噸彈藥。
周三,他們又襲擊了位于韃靼斯坦共和國阿拉布加經濟特區、距離烏克蘭邊境超過 621 英里(1,000 公里)的一家俄羅斯無人機生產設施。
在俄羅斯于棕枝主日襲擊蘇梅之后,即將上任的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表示,“如果與盟友協同行動”,他愿意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遠程導彈。這種精確的遠程打擊武器,再加上法國的 “斯卡普” 導彈和英國的 “風暴陰影” 導彈,將大幅提升烏克蘭擊敗俄羅斯地面部隊的能力,而且克里米亞也會成為重點打擊目標。
讓特朗普總統頗為懊惱的是,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歐洲國家聯合起來為烏克蘭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支持。《經濟學人》在 4 月中旬報道稱,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員對歐洲國家持續支持烏克蘭的做法表示不滿,這突顯了華盛頓與歐洲之間日益加深的分歧。
而且不只是歐洲。周一,日本九州大學 Q-shu 空間先鋒研究所同意向烏克蘭軍事情報機構提供合成孔徑雷達圖像。
克里姆林宮需要時間來做出調整。畢竟,在 5 月 9 日莫斯科舉行的五一勞動節閱兵之前遭受重大損失,對他們來說極為不利。
但還是得直白地說,特朗普的七點計劃就是與急需停火的俄羅斯的商業交易。他需要澤連斯基簽署這份協議,就像史蒂夫?維特科夫說的那樣,這樣他就可以 “通過一些極具吸引力的商業機會來重塑俄美關系,我覺得這也能給該地區帶來真正的穩定。合作才能帶來穩定”。
周日,特朗普在 X 平臺上發文稱:“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本周能達成協議。然后雙方都可以和繁榮的美國開展大規模商業合作,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這并沒有實現,而他的反應更像是一個沒能如愿以償的 10 歲小孩,完全不像一位試圖與雙方談判達成和平協議的美國總統。
盡管特朗普使用了強硬手段,澤連斯基還是拒絕了這份 “協議”。特朗普迅速指責道:“正是像澤連斯基這樣煽動性的言論,才讓這場戰爭如此難以解決”,還說澤連斯基在破壞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
不,澤連斯基只是拒絕了一個對烏克蘭毫無價值的商業交易而已。
澤連斯基選擇了國家的獨立和主權,而非利益。特朗普試圖把澤連斯基貶低成《史酷比》里的反派角色,就像每集結尾被抓住時會說的那樣:“要不是你們這些愛管閑事的家伙(澤連斯基),我(這個商業交易)早就成功了。”
克里姆林宮的最終目標并非基于依賴烏克蘭的商業交易,而是要徹底摧毀烏克蘭的一切。不管愿不愿意承認,特朗普總統和他的談判代表們已經成了普京的 “助力”,在為克里姆林宮創造有利條件。
特朗普七點計劃:
- 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美國計劃正式認可2014年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變更”,以此換取俄羅斯放棄對烏東四州剩余地區的領土主張。
- 歐洲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由法國、德國等非北約國家組成多國部隊,監督前線停火并建立非軍事區,美國提供資金支持但不直接派兵。
- 烏克蘭“中立化”承諾:烏克蘭需承諾永不加入北約,但可以保留申請歐盟成員國資格。
- 扎波羅熱核電站國際托管:將扎波羅熱核電站劃為“國際托管區”,由美國企業運營并向俄烏供電,以解決雙方能源安全矛盾。
- 限制烏克蘭軍事行動:要求烏克蘭從庫爾斯克等地撤軍,承認俄羅斯對已占領地區的“現實控制”。
- 維和部隊安排:由英國牽頭組織歐洲國家軍隊進入烏克蘭維持秩序,美軍不參與。
- 經濟安排:西方停止對俄羅斯的經濟封鎖,允許俄羅斯出口能源,但出口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稅收交給烏克蘭用于戰后重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