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無盡——李學明中國畫作品展”將于2025年4月26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大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主辦,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山東大學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承辦。展覽將展出李學明的代表性作品100余幅,是迄今為止李學明藝術世界最全面的一次呈現。
——編者按
我與學明相識于20世紀80年代,他年長我幾歲,都來自齊魯大地的西部地區,有過相同的生活經歷,受過同樣的美術教育,后來又在同一所大學教書,平時來往不多,卻是神交,我一直關注他的創作,心領神會,非常純粹。我們都酷愛傳統繪畫,也特別念舊,兒時的記憶、故鄉的草木、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往往是創作的出發點,也是心之所向的歸宿。學明畫童子眾生,我研究鄉土藝術,總有一種源泉,令人心有悟并不斷去表達和實現。我想,或許這就是藝術和生活的聯系,當然也離不開對待藝術樸素、真摯的心境。
學明的畫繼承了古代文人畫的詩性傳統,畫面簡潔空靈,意境清新雋永,往往是“小中能見大,畫外有余音”。應該說,中國傳統文人畫是“寫心”的藝術,筆簡意足,看似用筆松散,輕松自在,其實表達著深刻的生命意念,往往希望在有限的人生里實現無限的超越。學明得其真意,但并不以荒寒山水狀超脫之境,也不以古木枯枝表達的曠遠之心,而是帶著對生活記憶的珍重、對萬物之情的體察、對日常瞬間的凝視,描繪生活萬象,且尤喜繪童子生活,以淡、簡、拙、健之筆畫的是歲月人生、浮世溫情。記得齊白石先生曾畫冊頁藤花,題跋云“靜思往事,如在目底”,學明也曾感嘆,自己在白石老人的畫里,讀到過一二紙漫天爛霞、層層裂緋的山水畫而殊多感動,因為中國寫意山水畫里的臆造是一種獨到的感受,將自己帶到了半個世紀前故鄉的那個黃昏。茫茫俗世之蒼生、有涯人生的追求何嘗不具有永恒的深意呢?就像有“人生居天壤間,若飛鳥棲枯枝”之比喻,如果生命就像一只鳥兒短暫地棲息在一個小樹枝之上,或者如偶然飄來的一片落葉落到這個世界中,那么,有限里的無限,愈應有趣味和生機。學明的畫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的理解,體現了一種人生的視野和態度。
能畫出生活真趣的人,一定是超脫的,不被俗務所擾,不為名利所困,更不會限于匠氣陳式。所謂“世間萬物皆有情,難得最是心從容”,學明以隨心、隨喜、隨緣的態度傾聽生命的真諦,達到了一種純粹的境界。畫中的草木、浮云、童子、老翁往往是寥寥數筆,蕭散沖澹,卻有著道不盡的情誼,讓人感動。所畫童子樸素自然、童稚撲面自不必多言,隔著歲月的滄桑也能感受到童真的心跳。就連畫中的樹與花、枝與葉或簡或繁,或濃墨浸潤或枯筆遒勁,也絕不只是人物的陪襯,而會喚起某種熟悉的記憶,激起心底的漣漪,就像汪曾祺在《人間草木》中所言“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它們很多很多日子了”,世間的景與物、事與情總是相通的,但只有精神上無拘無束,才能體驗其中的境界并自由自在地加以表達。也因為無拘無束并從生活的體驗出發,學明的畫既有文人畫的書卷氣,也有鄉土繪畫的泥土味兒,心與天游,畫出自己真實的生命感受。其實,沒有瞬間,何來永恒?若不是從自己的生命體驗、生命關照出發,又怎會有藝術的共鳴?陶淵明云“斯晨斯夕,言息其廬”,每個早晨都有晨曦微露,每個夜晚都有月在高枝,倪瓚曰“蘭生幽谷中,倒影還自照。無人作妍暖,春風發微笑”,高山大川中的一朵蘭花不為人知,倒影自照,照樣在春風中蕩漾微笑,重要的還是找到生命自足而真實的狀態。這是學明的藝術的境界,如今在入境之年更加真醇。
總之,讀學明的畫,感到親切,如憶往事,如見知己。他從道法自然中尋求童真雅趣的筆墨意境,并不斷在超越自我中追求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和風格。幾十年來,有緣相識,隨緣寫意,就像有時獨坐回憶,會心一笑。將所觀所感所思畫下來,或者用作畫、看畫一樣的態度來面對世事人生,便得生活的真意,常在微笑之中了。
文/潘魯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來源:潘魯生民藝館)
藝術家李學明
部分作品賞析
李學明《故鄉》紙本設色 18cm×15cm 2024年
李學明《星星天》?紙本設色?60cm×80cm?2025年
李學明《故鄉元夜》紙本設色 340cm×374cm 2020年
李學明《故鄉晚光好》紙本設色 200cm×90cm 2020年
李學明《武夷記游》紙本設色180×95cm 2023年
李學明《天下西湖》?紙本設色?200cm×68cm?2004年
李學明《柳蔭行樂》紙本設色 200cm×90cm 2020年
李學明《岱宗旭日》紙本設色 90cm×180cm 2020年
李學明《人間歲月長》紙本設色 96cm×126cm 2020年
李學明《南山所擷》紙本設色138×70cm 2020年
畫家簡介
李學明,1954年生于山東莘縣,1978年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藝術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榮聘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