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模考分數重要嗎?為什么在高考前要不斷進行模擬考試?相信這是不少同學心中都有的疑惑。
答案是:當然重要!雖然高考分數跟模考分數沒有必然聯系,但很多同學把其當作考砸了的借口就不太好了
01
模擬考試有多重要?
1.模擬考試最大意義在于找出自己復習的漏洞,以便補救
2.鍛煉同學的考試心理,訓練學生快速進入考試狀態
3.訓練同學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積累考試經驗
4.幫助同學正確評估自己
02
高考與模考有什么區別?
雖然高考與模考在命題的形式、題型、知識點有相似,但是從題型的新穎程度、立意角度等來看,兩者還是有較大差別的。
1.命題人不同
模考一般由省市專家出題,高考則不然。在高考命題中,大學教授的數量最多,且多擔任組長,把控命題方向。其次則會選拔滿足非高三教師、無直系親屬參與高考、非高考教輔編委的任課教師參與命題,通常是有長期教學經驗的特/高級教師。同時也會有少量學科專家負責擅長領域的出題。
2.考試目的不同
高考不回避“必考點”,會在命題角度、方法、題型上下功夫。通過“攻擊”學生群體性“軟肋”來突出“選拔性”。
高考“一考定乾坤”,選拔人才,關鍵就在于它通過“必考點”和“易考點”的綜合選擇來命題,準確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而模考則重點考查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
高考并不刻意追求“偏難怪”,你覺得題難是因為命題抓住了多數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的短處,從而讓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模考則是幫助考生找出漏洞與薄弱點,在最后階段查缺補漏。
那么,哪一次模考會最接近高考?高考和模考會相差幾分呢?
以廣州模考為例,其十分切近高考出題風格,生源質量也比較穩定,從數據來看,無論是一模還是二模,其分數線跟高考都有一定的差距,但總體都比高考分數線低分。
按照歷年的規律,高考分數線一般都是高三考試全年最高的分數線,相對應的考生成績也應該是最高的。
再來看看過來人怎么說的
@倚杖聽江聲:一模成績年級369名,分數531分,高考570。
@阿葵~~:高三第一次月考380,一模400多一點,高考460+。
@獨白:高三每場考試都是400+,最后高考居然過了500哈哈哈哈哈!!
@鄭智文:很自卑....... 一直都穩定350
@慕慕慕慕for you:開學考500多一點,模考550多,高考600多。上的985。
@nimingyonghu:一模607,高考692,中間隔了兩個月,你們自己感受一下。
@啦啦啦:很慚愧自己是反面教材,就發出來作為警醒吧。剛進高三580,后來成績一直起伏不定,模考有時候考得好560,考得差510,高考考了520。
@EVEN:三模343,高考458,湖南,考前復習,高考爆發,不是運氣。
@枉嘆之:模考忽上忽下,有高過重本線80分的時候,也有只高了30分的時候!心態真的很重要,高考穩住了,高了重本線62分!結論是無論你的模考考的有多差,那都不是高考。
03
從模考到高考,哪一類考生進步最大?
1.基本功扎實
前文說到,高考與模考的側重點不同,大多數情況下,高考題的命題思路會更清晰,做起來也更順手。因此,只要復習穩扎穩打,基礎題目踏踏實實,即使放棄選拔性命題,依舊能獲得不錯的成績。
2.賽場型選手更沾光
普及兩個概念,賽場型選手和訓練型選手。前者能在比賽中發揮應有的實力,不受觀眾、對手的干擾,平常心對待;后者在練習時有高水平的表現,但很難適應賽場上的瞬息萬變,容易多度焦慮或過度輕松。
很多黑馬,其實是賽場型選手。考試的最佳狀態,是保持著適當的緊張,這樣可以讓思維更敏捷,做題也會更加仔細。
04
從模考到高考,哪一類考生會失常?
1.心態不端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概念:有時候越提醒自己不去犯什么錯,就越容易犯這個錯。比如剛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對面一來車就緊張得不行,心想著我要趕緊避讓,結果往往是摔的四仰八叉。
2.忽略基礎,過于浮躁
有很多同學習慣把精力放在攻克難題上,對于基礎題目則常常松懈,總覺得我能攻克難題,難道還怕基礎題型嗎?這一點在成績較好的同學身上尤為明顯。
但高考考察多為基礎題,如果基本功不扎實,很容易吃虧。
3.模考后忽略反思和總結
模考就是為了出錯,盡早出錯才能盡早解決。
錯題、疑問、疏漏導致的失分是很寶貴的“財富”。針對錯誤進行強化復習,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模考考的好不能驕傲,考的不好也不能氣餒,腳踏實地解決每一個知識點,不給高考留一絲隱患。
05
模擬考試以后應做些什么?
1.做好模擬考試以后的總結
一要認真審視各科成績,看自己各個學科成績是否均衡,判斷那個學科是自已的強科,那個學科是自己的弱科,那些學科成績說明自己發揮的正常,那些學科發揮得不太正常;二要查找薄弱的原因,從基礎知識掌握、解題思路和技巧的科學性等方面找出癥結所在;三要主動配合教師強化補弱措施。
2.分析試卷,還原知識點位置
關于得分的情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有把握的,題意理解清晰、原理、方法運用得當,解題步驟和結果正確,這是自己真正的成績;另一種是雖然答案對了,得了分,但自己對題意理解還較模糊,甚至是猜測或瞎蒙寫出的結果,這是僥幸得分,不能算是自己的真實成績,也應采取補救措施。
關于失分的情況比較復雜,但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自己在知識掌握方面和能力要求方向有某些漏洞和缺陷,但自己在以往的復習中忽略了,通過考試發現了漏洞和缺陷,這恰恰是一種好事;二是題目的要求是自己會的,力所能及的,可能因為時間緊沒有做完,可能是因為心理緊張造成差錯,也可能是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夠熟練,不能迅速判斷和提取有關信息,還可能是因為粗枝大葉,馬虎出錯。這些反映了學習習慣和方法上的缺點,都是應該認真改進的。
把得分、失分的情況查對清楚以后,就要把錯題逐個認真改正。通過查失分、改錯題,就會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潛力,體會到自己的實力和水平,找到自己還可以得更多分數的感覺,從而提高自己的信心,明確下一步復習的主攻方向。
3.找到自身的薄弱項后,尋找本省其他高質量模考卷練習
本卷區的試卷是最具有參考意義的,在二輪復習的大后期,重點突擊才是突破瓶頸的唯一辦法!
綜上,對于高三來說,針對模考認真分析、考后分清得失分關鍵點,正確認識自我,揚長避短,堅定必勝的信念,以良好的心態、科學的方法、頑強的毅力去迎接每一次模擬考試,一定會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最終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