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里森敢死隊》
這支隊伍由殺人犯、騙子、大盜和小偷等失足青年組成,他們雖然行為放蕩不羈,身世惡貫滿盈,但各有所長且極具個性,在戰斗中展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在加里森中尉的英勇善戰和頑強奮戰的軍人作風感召下,他們抱著立功贖罪、重獲自由的目的,深入敵后執行特殊任務。
2、《血疑》
講述了東都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大島茂的女兒大島幸子,是個17歲的善良美麗的姑娘。有一次,在醫學院偶然發生的科研事故中,她受到了放射性鈷60的輻射感染,得了白血病,經常需要輸血治療。醫學院學生相良光夫通過多次給幸子輸血,彼此逐漸產生了愛情。
3、《阿信》
劇中阿信在寒冬河畔洗衣、偷學文化的場景,讓無數觀眾淚目,更讓“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信念成為一代人的精神圖騰。反觀如今國內時代劇,雖制作精良、場面恢宏,卻常陷于流量與狗血的漩渦,鮮見這般以平凡個體映照時代脈搏的真誠敘事。
4、《黑名單上的人》
這部前南“紅色經典”魅力依然。一聽到片頭主題曲,就立刻被吸引住了,經典就是經典,歲月的流逝又豈能奪去它永恒的光彩?也許現在的青年對這種題材的片子早已不屑一顧,但是我想大部分三四十歲以上的人,對這樣一部曾帶給他們深刻影響的電視劇,依然會感到熟悉和親切。
5、《女奴》
有一場正面人物向萊昂休贖伊佐拉的戲。萊昂休都簽字了,我想這劇就這么happy ending了,不料萊昂休把簽了字的合同撕得粉碎,哭著說:“誰也不能逼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這家伙演得太好了。
6、《神探亨特》
風格硬朗,充滿動作戲和警匪對抗。該劇類似于當時流行的警匪片,強調正義與犯罪的對抗,槍戰和追捕場面頗具好萊塢風格。與同期的香港警匪片相比,它在案件推理和動作戲方面展現了不同的美式風格,吸引了不少觀眾。
7、《成長的煩惱》
90年代引進的吧?方面的下飯劇,因為自己有一個哥哥也總是欺負我,好有同感。一直記得兩側種著銀杏樹的寧靜小徑,騎單車,一邊笑一邊說話的男女。當時里面描述的是我向往的成年生活。
8、《姿三四郎》
早年很喜歡的日本古裝連續劇,也是在國內大受歡迎的。記得劇情是好看的,現在對柔道是否起源日本有點疑慮。姿三四郎是佐田吾我扮演的,女主角叫早乙美,太帥了,有點像三浦友和,雖然打柔道,但比三浦還內斂,現在好像出家了。
9、《排球女將》
劇中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70年代末的日本社會真的好發達,電子方面更是一流,那時拍的電視現在看依舊清晰。做為粉絲,馬云幾度到日本找尋荒木由美子,可見這部電視劇對那代人影響之深遠。
10、《大西洋底來的人》
1980年代,前者在特定的作家圈子里獲得了傳播,后者則更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奇觀,以至于遼寧美術出版社借著電視劇熱播的勢頭,生生造了10冊山寨的小人書,每冊印刷量更超出了50萬冊。80年代的中國人,對一個簡單的科幻故事何以能如此著迷?
當年國內大受歡迎的10部電視劇,一代人影響之深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