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姜藹玲】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4月25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五角大樓高級助手上月擬為美國企業家、政府效率部牽頭人馬斯克制定一份簡報,內容涉及二十多個高度機密的武器項目,主要用于“對抗中國”,然而這一簡報計劃很快被五角大樓代理首席法律顧問查爾斯·楊出面叫停,原因在于部分擔憂尚未排除,且指令來源存疑。
類似消息早在3月22日就已由《紐約時報》率先披露。這家美媒當時爆料,美國防部定于3月21日向馬斯克作簡報,內容包括美國為可能與中國作戰制定的軍事計劃。不過,當時包括美國防部官員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的多方均公開否認,馬斯克更是暗示將追究“惡意泄密者”的責任。
馬斯克(左)和赫格塞思 資料圖片 圖源:外媒報道配圖
而根據《華爾街日報》4月25日最新爆料,有知情人士透露,查爾斯·楊上月獲悉,這份擬向馬斯克展示的、正在起草的備忘錄中,包含29個與中國相關的“特殊訪問權限項目”信息——該安全等級專門用于標識軍方最高機密事項,通常指高度秘密的技術計劃,多與武器系統相關,知悉范圍嚴格限定于少數具備需知權限的特定人員。
報道稱,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當時正在日本進行訪問,查爾斯·楊聯系了他的一名高級幕僚,詢問赫格塞思是否批準向馬斯克透露與中國有關的計劃。《華爾街日報》繼續稱,根據其看到的一條文本內容,查爾斯·楊寫道,“該備忘錄(簡報)暫時擱置,等你們回來再討論。”
一些官員認為,是赫格塞思指示工作人員為馬斯克匯編這份簡報,但另一些人則表示,工作人員誤解了赫格塞思的一項指令,并一直在準備這份簡報,直到查爾斯·楊實際上叫停了此事。
另有了解赫格塞思行事風格的人士表示,赫格塞斯一直試圖與馬斯克建立密切關系,因為他知道馬斯克能直接向特朗普進言。
《華爾街日報》提到,馬斯克從未收到過這份簡報。美國防部官員一直提出擔憂,認為向特朗普的盟友介紹這些信息存在問題。報道對此評價稱,圍繞是否應向馬斯克透露敏感信息有關問題,進一步凸顯出赫格塞思任職初期,五角大樓高層管理的混亂狀況。
截至目前,五角大樓和馬斯克方面均未就《華爾街日報》最新相關爆料作出回應。
上個月,《紐約時報》援引兩名美國官員的消息稱,美國國防部定于3月21日向馬斯克作簡報,內容是美國為可能與中國作戰制定的軍事計劃。有關對華戰爭計劃的頂級機密簡報被做成大約20到30張幻燈片。由于相關計劃的機密性和馬斯克身份的復雜性,這一消息立即引發關注。
然而,特朗普3月20日晚些時候就在其社交平臺上否認了這一消息。“多荒唐啊?甚至都不會提到或討論中國。”特朗普發帖評論《紐約時報》的報道稱,“這個信譽掃地的媒體能編造出這種謊言是有多么可恥。無論如何,這個故事完全不是真的!!!”赫格塞思也在社交平臺X上表示,這是一場“有關創新、效率和更智能生產的非正式會議”。馬斯克則在X平臺上貼出特朗普的帖文截圖,并稱“期待起訴五角大樓那些將消息惡意泄露給《紐約時報》的人”,“他們會被找到的”。
延伸閱讀
顯而易見,目前,他們似乎沒有共同的目標。
文 | 海上客
富豪埃隆·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主要干些什么工作?
人盡皆知是負責“政府效率部”,也就是負責砍美國聯邦政府部門,砍人員,砍經費。
圖為馬斯克(左)、特朗普 圖:資料
而這回,當地時間4月11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帖,對特朗普政府一項削減經費決策表達了強烈不滿!具體說,即對特朗普正考慮將2026年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經費減半,表示反對!
1
特朗普得以二進白宮,馬斯克立下了汗馬功勞。起碼錢沒少出,據說花了上億美元不止,單為幫助特朗普競選——以打敗拜登、哈里斯團隊。
而隨著特朗普的勝出、再次就任美國總統,馬斯克得償所愿了嗎?
種種跡象表明,馬斯克并沒有得償所愿。然而,在此次在社交媒體直接表達對特朗普不滿之前,馬斯克似乎還沒有對特朗普本人“發炮”過!
在特朗普打響“關稅戰”,宣稱向全世界除了俄羅斯、白俄羅斯、朝鮮、古巴以外的所有地方加征關稅以后,馬斯克卻是跳出來罵人。但他似乎一而再、再而三,反正忍住了沒罵特朗普本人!
他稱白宮貿易和制造業高級顧問彼得·納瓦羅是“白癡”!這顯而易見是在表達對這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的強烈不滿。同時,也總感覺馬斯克罵納瓦羅,也是在罵給特朗普看!總歸也是在表達對特朗普的不滿!
當地時間4月9日,特朗普炫耀自己的富豪朋友,嘉信理財主席查爾斯·施瓦布(右)在股市上一天賺了25億美元
特朗普不是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下屬們說,“看看你們賺了多少”云云。這無非顯示在發起關稅戰之前,有特朗普身邊人提前知道消息,于是在二級市場做了連番布局。
特朗普宣稱加征關稅之前得到消息的人,自然能通過看空后市的操作,通過布局期權賺錢。也能提前賣掉手中的“籌碼”,等待低吸。
特朗普宣稱對許多國家緩征關稅,提前知道消息的人,自然能進行買入操作。
也正因此,有美國媒體分析認為,特朗普家族在很短的時間內,大賺300億美元。
然而馬斯克呢?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4月7日,馬斯克向特朗普發出呼吁,希望美國總統撤銷加征關稅政策。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已故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視頻 視頻截屏
當時,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已故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的視頻。視頻中弗里德曼通過分析制造一支簡單木制鉛筆的材料來源,解釋了國際貿易合作的好處。
顯然,馬斯克在本次特朗普加征關稅中,根本沒撈到好處。他不僅不似特朗普其他身邊人那樣大賺特賺,還于當時就已經損失超過300億美元。
遭受財富縮水的美國資本大佬,還有損失了270億美元的扎克伯格、損失了235億美元的貝佐斯。
反正全球前三大富豪兩天內凈資產合計損失超過800億美元。
2
想想馬斯克也真真搞不懂了。
去年突然選擇支持特朗普,到底是為了啥?
原本,加州新興科技公司大佬們,大多是民主黨的擁護者。馬斯克與拜登的關系也不錯。2021年拜登走馬上任以后,馬斯克甚至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表示,在第46屆美國總統大選中,自己是投票給拜登的。但那時,他表達了對時任美國總統拜登以及民主黨方面的不滿。“過去幾年,我一直支持民主黨,但卻一直受冷落。”馬斯克當時說。
回頭翻翻當時的新聞,馬斯克的特斯拉工廠是北美唯一一個沒有成立大型工會的企業。這一點,被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盯住。該工會多次施壓拜登政府,希望拜登與馬斯克保持距離。
要知道,在美國,所謂工會,并非只有一家。當UAW盯著拜登政府時,其他與汽車行業有關的工會并未出手。而在工會問題尚未糾結完之際,當拜登組織一場電動汽車的活動,并公開表態2030年美國所售汽車將有一半以上是零排放汽車時,媒體卻發現馬斯克并不在場。
到底怎么回事?
一度支持拜登的馬斯克未能從民主黨方面得到太多好處,轉而支持特朗普
原來,馬斯克未被邀請。而受邀的通用、福特,以及克萊斯勒的母公司斯特蘭蒂斯,三者相加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產能遠遠落后于特斯拉!
接下來,又傳出拜登政府致電馬斯克,向沒有邀請他而表示道歉。
此種道歉,是否又是另一種羞辱呢?意思很明確,當初就是不想讓馬斯克參加拜登參加的新能源車相關活動。
這直接導致了馬斯克倒向特朗普一方。他也說到做到,幫助特朗普再次入住白宮。
然而,有意思的一幕又出現了。特朗普剛上臺,也出現了嫌棄馬斯克的鏡頭。
美國總統特朗普(左)1月21日在白宮宣布一項重大的AI投資計劃,右起為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甲骨文創始人之一埃里森,以及軟銀創始人孫正義
就在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的第二天,當地時間1月21日,他宣布一項重大的人工智能投資計劃“星際之門”。當初與他共同出席記者會的有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甲骨文創始人埃里森,以及軟銀創始人孫正義。
馬斯克在哪里?這樣的疑問,再次成為媒體熱炒的話題!
不得不說,此次馬斯克被拋在特朗普AI計劃核心圈層之外,與之前馬斯克被拋在拜登新能源車計劃之外,頗有相似之處。
馬斯克當然憤怒。他在社交媒體X上揶揄,這幫人根本拿不出所宣稱的5000億美元,來打造AI模型。隨后,馬斯克推出XAI的Grok 3 API,又大秀人形機器人。那意思是比特朗普打造的AI領域“政府軍”更好!
當然,那時候,馬斯克與特朗普的關系尚未完全破裂。包括其太空探索公司還幫助美國航空航天局將滯留太空長達九個月的兩位宇航員接回地面。這一點,也得到了特朗普的肯定。
3
然而,隨著特朗普向全世界加征關稅鬧劇起來,顯然事先未必知道太多消息的馬斯克徹底憤怒了。
當地時間4月10日,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發言 圖:環球時報援引福克斯新聞視頻截屏
“瞧,他就坐在這兒,我不在乎。我不需要埃隆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歡他而已。”當地時間4月10日,特朗普在哪個會議上當著馬斯克的面說,“但我告訴你,這家伙,這家伙干得很棒。我不需要他的車。我確實買了一輛,如果他們問,‘你買的時候有優惠嗎’,我說‘不,給我最高價’”。特朗普表示他此舉是為了力挺馬斯克,“它(紅色特斯拉)很漂亮,但我買它就是為了表達支持”。
但特朗普的種種表達,顯現的,總似乎是他與馬斯克,有了種緣分已盡的味道。馬斯克表達出不滿,不希望美國政府縮減NASA經費。這也許只是一個開端。馬斯克也好,特朗普也罷,在美國商界來說,是不同類型的強人。兩個強人的合作,也許是暫時的。敵對,才是長期的。除非他們有共同的目標……
顯而易見,目前,他們似乎沒有共同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