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面對即將生效的汽車零部件關稅,代表美國汽車行業的六大組織不同尋常地聯合起來,游說特朗普政府不要征收這項關稅。上月底,美國總統特朗普署行政令,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這些組織代表特許經銷商、供應商和幾乎所有主要汽車制造商。他們在致特朗普政府官員的一封信中表示,即將征收的關稅可能會危及美國的汽車生產。信中指出,許多汽車供應商已經“陷入困境”,無法承受額外的成本上漲,從而導致更廣泛的行業問題。
汽車零部件(資料圖)
該六大組織在致特朗普政府官員的信中稱,“大多數汽車供應商沒有資本應對突然的關稅引發的產業鏈中斷。許多供應商已經陷入困境,將面臨停產、裁員和破產。只要一個供應商失敗,就會導致汽車制造商的生產線停產。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像疫情期間那樣,所有供應商都會受到影響,工人也會失去工作。”該信件的收件人是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美國商務部部長盧特尼克和美國貿易代表大使格里爾。
“聽著,我是個靈活的人。我從不改變立場,但懂得變通。有時你需要繞開障礙,而不是硬碰硬。”“強硬”而又“靈活”的特朗普,揮著“對等關稅”的“亂拳”,肆意破壞著中美汽車供應鏈多年以來繁榮、穩定的經貿合作關系。“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面對美國政府濫施關稅,中國汽車行業尤其是零部件供應商冷靜而自持。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受特朗普政府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影響,目前已有大眾、奧迪、捷豹路虎、Stellantis集團、阿斯頓·馬丁等多家國外汽車制造商暫停向美國運輸汽車。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美國加征關稅不僅會抬高美國車企的生產成本、提高消費者的購車價格,還可能會導致今年美國市場的汽車銷量出現下滑,甚至出現大規模裁員。目前Stellantis集團已經宣布裁撤美國五家工廠約900名員工。
汽車運輸(資料圖)
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從2018年的鋼鋁產品,到汽車及零部件,再到2025年的銅和木材,“國家安全”已從抽象的公共政策向具體的規制工具發展,日益成為美國涉外貿易政策層面上的制度手段,為其國內產業振興構建邊境護欄。數據顯示,美國仍然是全球主要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出口國,2024年排名全球第五和第三。其中,“大排量車用汽油發動機”近兩年連續保持全球第一,“大排量柴油乘用車”則長期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
目前美國加征汽車關稅對于我國的汽車出口影響有限。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出口美國的汽車僅11.6萬輛,在中國汽車總體出口數量的占比為1.81%。華泰證券分析稱,25%的汽車關稅對于國內直接出口的負面影響較小,其主要影響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的頭部車企的預期收入和盈利。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沒有在美國銷售,因此中國自主汽車不受到美國加關稅的影響。
汽車關稅(資料圖)
對于美國消費者而言,汽車關稅將帶來汽車價格和維修成本的飆升。據測算,僅零部件關稅就能讓本土組裝汽車的單車成本增加3000至12000美元。生產成本上漲引發的產能調整和市場供需變化,將進一步推高新車售價。在關稅烏云的籠罩下,對于價格感到敏感的消費者已經考慮提前購置新車。亦有人轉而關注二手車,由此引發一波汽車“搶購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