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火藥桶,變成了南亞“冰水桶”。
當印度政府于2025年4月25日悍然關(guān)閉印度河上游水閘,以“懲罰”巴基斯坦時,這場圍繞水資源的博弈早已超越了傳統(tǒng)軍事對抗的維度。
印度河,這條發(fā)源于青藏高原、流經(jīng)克什米爾、最終滋養(yǎng)著巴基斯坦80%耕地和68%農(nóng)村人口的“生命動脈”,被推向了地緣政治絞肉機的核心。
這不禁讓人想起兩千年前東漢大將段潁以水源為武器擊潰東羌的歷史,但現(xiàn)代科技的加持讓“水霸權(quán)”的殺傷力呈幾何級數(shù)放大。
印度只需輕點按鈕,便能將下游的萬畝良田化為焦土,將千萬人口推入生存絕境。
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夠損的。
畢竟,在洪水這種大自然的力量面前面前,人太渺小了,或為魚鱉。
然而,站在印度的立場上,印度的做法卻無可厚非。因為在自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肯定是優(yōu)于別國的利益。印度的底氣源于其地理霸權(quán)。克什米爾地區(qū)的冰川與河流系統(tǒng),如同懸在巴基斯坦頭頂?shù)摹八_摩克利斯之劍”。
早在2019年,莫迪政府就通過修建巴戈里哈爾大壩等工程逐步掌控印度河上游命脈,這些看似“民生工程”的基礎設施,實則是精心設計的戰(zhàn)略武器。當印度水利部長聲稱“要讓巴基斯坦的農(nóng)田變成沙漠”時,其本質(zhì)與核威懾無異——只不過核彈毀滅的是當下,斷水摧毀的卻是未來三代人的生存根基。
更諷刺的是,印度自身也深陷水危機,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卻企圖通過掠奪他國資源轉(zhuǎn)嫁矛盾,這種飲鴆止渴的策略,暴露出南亞權(quán)力博弈中赤裸裸的叢林法則。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底誰才是那個可憐蟲?
面對印度的“水訛詐”,巴基斯坦并非毫無準備。這個將農(nóng)業(yè)命脈寄托于印度河的國家,早在十年前便啟動“N-J水電站”工程,在東大技術(shù)支持下構(gòu)建起自己的“水利長城”。
2021年與東大電建簽約的迪阿莫-巴沙大壩,更是被賦予“國家生命線”的戰(zhàn)略意義——272米高的壩體不僅可蓄水74億立方米,更能在印度斷水時釋放戰(zhàn)略儲備,為4000萬人口爭取生存窗口期。
這種“以水制水”的反制,既是對印度霸權(quán)的回擊,也折射出小國在強權(quán)夾縫中求生的悲壯智慧。而東大在雅魯藏布江的布局,則為這場“水戰(zhàn)爭”增添了更復雜的戰(zhàn)略維度。
東大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先生曾經(jīng)反對三峽大壩的修建,認為一旦被敵對國家襲擊,后果不堪設想。大家都以為他是保守派,但是他接著又提出了,在雅魯藏布江上游修建水壩,把水全部截流到國內(nèi),為東大帶來萬畝良田的設想。
網(wǎng)友戲稱:原來保守派,是覺得激進派太保守。
黃老的設想雖然有傷人和,但是卻不傷天和。
如今,黃老的“保守設想”已經(jīng)悄然落地。
當印度沉迷于用閥門操縱鄰國命運時,東大卻在青藏高原悄然落子:2025年初核準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裝機容量相當于三個三峽,其蘊藏的2.5億千瓦清潔能源潛力足以重塑亞洲能源版圖。??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項工程恰位于雅魯藏布江流出國境前的“咽喉地帶”——這條被印度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的巨流,滋養(yǎng)著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數(shù)億人口。
盡管東大反復強調(diào)“不會對下游生態(tài)造成負面影響”,但印度媒體早已將之渲染為“懸在恒河平原上的東大水劍”。??
這種焦慮與其說是對生態(tài)的擔憂,不如說是對地緣權(quán)力轉(zhuǎn)移的本能恐懼:當東大掌握上游調(diào)控能力時,印度在克什米爾對巴基斯坦施展的“水霸權(quán)”,是否會反噬自身?
無數(shù)歷史正在書寫一個共同法則:
在特定地緣下,誰控制了河流的上游,誰掌握戰(zhàn)爭的主動。
歷史的吊詭正在于此。
當東大科學家在1994年論證雅魯藏布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峽谷時,或許未曾料到這條“地球最后的秘境”會成為大國博弈的角力場。
從段潁絕羌到關(guān)羽水淹七軍,從印度斷水到東大筑壩,人類的科技縱使再進步,也始終震懾于大自然的洪荒之力。
恒河與印度河的濤聲里,流淌的從來不只是仇恨與算計,還有佛陀頓悟時的晨露,泰戈爾詩篇中的月光,以及數(shù)十億生靈對生命之源的永恒渴求。
歷史的車輪轟然而至,在大自然面前,歷史,文明,科技,生命,都顯得那么微乎其微。
從這個層面來說,人類才是那個可憐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