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國訊(張峰 趙云 李佳欣)4月24日18時20分,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藍天救援協會接到烏海市民緊急求助:一名身高130cm的11歲男孩在海勃灣區依林佳苑E區附近走失,已經超過24小時失去聯系。接到求助電話后,烏海市藍天醫療救援協會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烏海市海南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隊警犬中隊、海勃灣區林蔭派出所展開全天候搜救行動,僅用5小時便成功尋回男孩,上演了一場暖心的生命救援。
多方聯動 爭分奪秒展開地毯式搜索
19時30分,救援力量在海勃灣區林蔭派出所集結完畢。烏海市藍天醫療救援協會派出13名專業隊員及9輛救援車,海南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隊警犬中隊攜3頭搜救犬及1輛警車參與行動。救援團隊配備熱成像無人機、夜間照明設備等科技裝備,兵分多路對周邊區域展開拉網式排查。
根據家屬提供的線索及調取的監控視頻,救援人員鎖定自行車公園、植物園、浙商國際商貿城、依林夜市及周邊公共衛生間為重點區域。搜救犬憑借靈敏嗅覺在復雜地形中穿梭搜尋,熱成像無人機則對綠化帶、工地等隱蔽區域進行高空掃描,地面車隊同步網格化推進排查。至23時許,線索逐漸聚焦至第九幼兒園附近工地。
深夜攻堅 精準定位解救走失男童
23時55分,搜救人員在第九幼兒園對面工地的樹林中發現走失男孩。經檢查,男孩因長時間未進食與缺水導致體力透支,但無生命危險。家屬見到孩子平安歸來后情緒激動,緊緊擁抱救援人員連聲道謝:“多虧了你們的專業和堅持,孩子才能平安回來!”
科技賦能+協同作戰 筑牢生命防線
烏海市藍天醫療救援協會負責人田國強表示:“此次救援的成功得益于快速響應機制與科技手段的高效結合。熱成像設備突破夜間視野限制,警犬與無人機形成立體搜救網絡,大幅縮短排查時間。”他同時呼吁家長加強兒童看護,建議配備防走失手環等設備以降低風險。
社會協作彰顯城市溫情
此次行動是烏海市“警民聯動”應急救援機制的又一范例。海南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隊警犬中隊全程提供搜救技術支持,林蔭派出所民警協助調取監控、疏導交通,藍天救援隊員通宵值守執行一線排查,多方力量無縫銜接,展現了城市公共安全體系的協同效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