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武漢輕工大學中國油脂博物館內,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悄然展開。承載千年華夏油脂文明的展館與地中海飲食文化相遇,國內高校首個橄欖油主題體驗館——“武漢輕工大學·橄欖王子橄欖油體驗館”正式揭牌。這座由校企聯合打造的科普平臺,以橄欖油為紐帶,串聯起從古代榨油技藝到現代健康理念的文明脈絡,為中西飲食文化交融架設新橋梁。
與會領導嘉賓為橄欖油主題體驗館開館剪彩。伍明蕾攝
上午9時30分,嘉賓們沿著油脂歷史長廊開啟溯源之旅,江漢魚化石、古法木榨、福壽延年油燈等文物無聲訴說著中華油脂文明的厚重。館內特設的文化展陳區展出了從克里特島橄欖園到湖北蘄春油橄欖種植圖譜,生動演繹著“一棵橄欖樹的東西方旅程”。當互動體驗區切換至“地中海模式”,特級初榨橄欖油的果香與辛辣尾韻在專業品油師的引導下,將希臘、西班牙的飲食智慧娓娓道來。感恩口紅與漆扇DIY區,嘉賓以“液體黃金”創作健康藝術品;油脂知識問答則通過趣味形式揭示橄欖油抗衰老、護心血管的科學價值。
“這座體驗館不僅是回應‘柴米油鹽’民生課題的創新實踐,更是推動油脂科普從學術殿堂走向大眾生活的關鍵一步。”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中國油脂博物館館長、武漢輕工大學何東平教授表示。湖北潤邦農業創始人伊軍則闡釋初心:“希望通過校企合作讓‘每天一勺好油’的健康理念扎根中國家庭。”
隨著禮炮鳴響,何東平、伊軍和來自湖北省林業局、武漢輕工大學的領導嘉賓共同剪彩,占地100余平方米的體驗館正式開放。
活動現場同步啟動“認養一棵橄欖樹”計劃,首批100個家庭將獲10年專屬養護服務。“這既是健康投資,更是生態教育。”伊軍表示,2.0版“橄欖王子餐廳”正在規劃中,未來將形成“科普體驗+健康餐飲+生態旅游”的全產業鏈模式。
作為高校領域首個聚焦橄欖油文化的體驗場館,其揭牌不僅開創了校企合作科普新范式,更在“大食物觀”背景下,為國民飲食健康升級提供了文化融合的創新樣本。(王麗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