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充10分鐘續航2000km!國產固態電池突破,日企:1.5萬億打水漂了!
號稱“比中國領先 20 年”的日本車企,這又被打臉了?
《青島日報》說了,全球第一條 20Ah 高性能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在青島正式開始生產了。從道理上講,這個技術有可能在10 分鐘左右就完成“超級快充”,續航能跑 2000 公里。差不多在同一時候,在北京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負責人講:國產全固態電池估計 2027 年就能突破裝車!
這記重錘直接砸開了日本固態電池研發“雷聲大雨點小”的口子,因為關鍵材料這些技術難題,日本只好把原來定好的量產計劃推遲到 2030 年。看著我們國家先量產了,日企急得不行:1.5萬億打水漂了!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額度時候,日本的汽車制造商就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火爆全球,其汽車全球產量也很早就突破了1000萬輛,一躍成為汽車行業的領頭羊,占據全球35%的汽車市場。
不過啊,到了 21 世紀以后,中國靠著新能源汽車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在 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占比已經達到 70.4%,對市場增量的貢獻有 92%,這里面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已經連續 4 年是全球銷量第一。
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得這么快,豐田章男還多次公開說:“中國電動汽車沒啥技術含量!”但實際上,日企是“明里一套,暗里一套”。
早在 2012 年的時候,日本就開始在新能源這塊積極搞布局了,積累了超過 1300 項相關的專利。日本經濟產業省對固態電池那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投入了大概 1.5 萬億日元(差不多合 965 億人民幣)用來搞研發。如今來看,這1.5萬億似乎打水漂了!
不過,成本這事兒一直是日企怎么都搞不定的難題。您想想,一塊 150kWh 的半固態電池,成本都快趕上一輛蔚來 ET5 的價錢了,全固態電池那成本高得就更不用說了。
特別諷刺的是,日企一直覺得很牛的固態電池實驗室數據,在咱中國的量產裝備面前,簡直就是空談。咱國家第一條 20Ah 高性能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已經弄好了。
同時,好多車企也在加快進行布局。比亞迪和廣汽埃安都打算在 2027 年大規模量產全固態電池,比日本市場可快多了。面對中國在各個方面的超過,《日本經濟新聞》直言:日本早已落后中國!
現在,固態電池在新能源汽車這一塊兒那可是致勝的“法寶”,一點兒不夸張,誰要是能搶先一步把固態電池的市場布局給搞起來,那在這個領域起碼能領先十年。
當下,中國正在使足了勁兒推進固態電池技術的競爭和發展。你像,智己 L6 和廣汽昊鉑研發的全固態電池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向量產了;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技術也有了重大的突破……
日本經濟產業省最新的報告表明,他們企業研發投入的轉化率才是中國的 42%,這就能看出來中國“產研一體化”的模式有著絕對的優勢。
當豐田的工程師還在實驗室里調試 0.1 毫米級的電芯時,青島的全固態電池產業鏈都已經開始試生產了。中國正在靠著科技的力量描繪新能源時代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