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個兒子。他跟朱元璋其他的一些兒子一樣,生性頑劣,飛揚跋扈。可是在靖難之役前,他還沒有那么大的野心和膽量,只能算是一個紈绔的官二代。可是朱棣以藩王身份奪得大位后,這引起了很多藩王內心的騷動。谷王便是其中之一。
朱棣
谷王于洪武二十四年受封,二十八三月就藩宣府。宣府因為是古上谷地,所以他便被稱為谷王。朱棣起兵時,他的封地離北平較近。他擔心受到燕王謀反的連累,便趕忙跑到了南京。他的這一做法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受到朱允炆的猜忌,將自己打入燕王一黨。畢竟當時朝廷勢大,燕王倉促起兵,兵力薄弱。另一方面,朱棣會裹挾自己起兵,如果不同意的話,很可能會被戕害。這時的谷王還是比較怕事的,尤其是這種謀反大事。
谷王來到南京后,朱允炆很高興,也得到了他的一定信任。后來朱棣率兵渡過長江時,朱允炆便命其守備金川門。可是谷王在城上看到朱棣的旗幟后,便趕忙開了城門,迎接燕軍入城。朱棣在封贈功臣時,也認為谷王有功,給他增加了三百護衛,賞賜非常豐厚,歲祿也增加到了每年二千石。他的封地也由較為苦寒和危險的宣府,被遷移到內地的長沙。
南京故宮遺址
從以上過程來看,谷王其實是個機會主義者。朱棣勢力不行時,便尋求朱允炆的庇護;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時,他又在最后時刻立了個不大不小的功勞,得到了朱棣的好感跟賞識。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朱棣的起兵成功對他的刺激也更大。
朱棣在此渡河
谷王就藩長沙后,先是對朱棣進行了一番試探。忠誠伯茹瑺過長沙不拜謁,他便編織了各種罪名,誣陷他,使得茹瑺被朱棣處死。在藩國內,他到處搶占民田,遇到看不順眼的百姓跟官員便肆意誅殺。谷王長史虞廷綱多次對其進行勸諫,卻被他當作是冒犯自己,誣蔑他誹謗親藩,將其凌遲處死。這些事其實已經是非常嚴重的罪名了。朱棣不可能不知道,而且谷王故意弄得聲勢巨大,就是為了讓他知道。可是朱棣沒有任何反應,沒有任何責罰。這讓谷王越加膽大。
故宮
于是他開始招募亡命之徒,并秘密讓這些人演練兵法戰陣。又設立秘密工廠,制造戰艦、弓弩及各種器械。大力修建佛寺,招募僧人達千人。每天不停地詛咒朱棣。除此之外,他還每日與都指揮張成,宦官吳智、劉信商量謀劃。他把劉成敬稱為“師尚父”,吳智、劉信稱為“國老令公”。古人舉大事,都需要有讖緯支持。一是為了抬高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心,一是為了有輿論號召力。谷王便引用讖書,稱自己是高皇帝第十八子,與讖書的預測相符合。他本是十九子,因為趙王早卒,便以十八子自稱。
谷王預謀的戰略是在元夕之時,趁獻燈的時候,派壯士隱藏其中,伺機刺殺朱棣;然后與蜀王聯合,于西南一帶一同起兵;順流而下,攻占南京。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選擇了一些有音樂天分的壯士,學習音樂。并給蜀王寄去信件,提前與之聯絡好。蜀王沒有他那么大的野心或者是看得比較通透,朱棣并非朱允炆,不是那么容易扳倒的。于是他給谷王寄去書信,對其痛斥一番。但是他的兒子崇寧王卻對此非常感興趣。蜀王知道此事后,將崇寧王也痛責了一頓。而崇寧王很不服氣,便跑到長沙,與谷王一同商量舉大事的細節。為了讓手下更有干勁和希望,谷王對眾人謊稱:“當年我打開金川門,實際上是為了將建文帝送出南京城。建文帝實際上被我藏了起來。”
建文帝劇照
此事越搞越大,蜀王擔心牽涉到自己,便將與谷王的來往書信的原件都交給了朱棣,以撇清自己的干系;而且向朱棣求情,說崇寧王只是被迷惑了,并無異心,希望朱棣不要怪罪他,并將其救出谷王的魔爪。而谷王府護衛的都督僉事張興同樣擔心受牽連,便找了個借口跑到北京,向朱棣奏報此事。他看到朱棣表現得不是那么相信,便又到南京稟報太子朱高熾。等蜀王的書信到達北京時,朱棣算是徹底相信了。
朱棣嘆道:“朕待谷王甚厚,張興屢次訴說,朕還不相信,沒想到他真的這么做了。”然后,他便將此事公之于朝堂。眾大臣紛紛上疏彈劾谷王。朱棣于是便派遣太監及錦衣衛,手持詔書,將谷王召來京師,并將崇寧王放歸蜀王。谷王被帶入京師后,伏地請死。大臣們紛紛請求朱棣大義滅親,將其處死。朱棣卻沒有立馬答應,而是說此事既是藩王之事,便由其他藩王來決定如何處置。于是在永樂十五年正月,周王、楚王、蜀王等藩王都紛紛上疏:“朱橞違背祖訓,意圖不軌,蹤跡明確,大逆不道,應當處死。”朱棣不得已道:“群臣跟眾藩王都這么說,國法也實在難容。”朱棣于是將谷王及二子廢為庶人,谷王府中的官屬多被誅殺。張興得以免除死刑。
朱棣
谷王在朱元璋眾子女中算是比較聰穎好學之輩,朱元璋對他也很器重,也有一定的軍事才能。要不朱元璋也不會將宣府這一軍事重地交給他駐守。可是從他后來所行之事來看,卻顯得有些荒唐。他的戰略其實是挺好的。刺殺朱棣,趁天下大亂時,與蜀王一同起兵占領南京。可是他沒想到一母同胞的蜀王卻并不支持他,而且還背后捅了一刀。而重要的手下逃亡進京告密,他看管不嚴,同時也不知仔細查訪,中途攔截,就這樣讓他大搖大擺地進入了北京和南京。而且朱棣派人召其入京時,也沒有任何反抗。知道手下告密,也不立馬起兵,就這樣沒有任何波折地被帶到了北京,束手就縛。
而朱棣吸收了自己的教訓,登基后對藩王其實監察很嚴格。錦衣衛、東廠的密探應該到處都是。谷王之事其實他應該早就知道了。像他后來不相信等事應該都是演出來的,因為他知道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谷王也不是能成事之人。他對谷王沒有直接自己提出借口來將其誅殺。而是等著別人來告密,顯得自己很被動,很無奈。在具體的處置上,他將權力交給了眾藩王,而沒有單純地聽從朝中大臣的建議。這樣的處置方式比朱允炆上來就捏造罪名,不顧其他藩王,直接發動削藩,要老辣的多。這樣既不顯得自己削藩心切,有私心,不能容人,同時又照顧到了眾藩王,表現出自己處置得很無奈,不引起他們的反彈和抵觸。
參考文獻:《明史》。
本文由@原創,歡迎關注、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