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2025上海車展進入第三天,中法汽車產業合作大會暨“車谷造·全球行”對法推介會在上海震旦博物館舉行。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與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FPI)和法國汽車移動協會(Mobilians)等簽署諒解備忘錄,各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協同助力東風汽車提升在歐洲特別是法國的品牌影響力,拓展銷售渠道。武漢經開區加快打造“世界車谷”,“車谷造”加快揚帆“出海”,深度開拓歐洲市場迎來新機遇。
東風汽車在車展上展示
與此同時,距上海震旦博物館25公里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四葉草”內,東風汽車、比亞迪等各大中國汽車品牌展臺上,擠滿了不同膚色、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人。現場展出的猛士M817、嵐圖FREE+、東風本田S7、蓮花跑車等“車谷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中亮相,引起廣泛關注。
武漢經開區因開放而生,與法國淵源深厚。30多年前,東風汽車與法國雪鐵龍共同組建神龍汽車,掀起武漢與法國產業合作的熱潮。如今,武漢經開區已是湖北省外資企業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斯特蘭蒂斯、法雷奧、佛瑞亞等30多家法資企業組成武漢經開區的法國“朋友圈”。
當前,國際經貿環境復雜多變,中國品牌汽車“出海”面臨新挑戰。在“車谷造·全球行”對法推介會上,中法汽車產業工商界人士“雙向奔赴”,就人才培訓、汽車金融與產業投資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尋求合作機遇,讓中法汽車產業的合作之手握得更緊。
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應邀出席活動。他說,開放與創新是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車谷造·全球行”對法推介活動,有助于中法企業友好交流、深入溝通,相信會結出豐碩的成果,也將有力推動中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法國汽車移動協會(Mobilians)主席弗朗西斯·巴托洛梅同樣認為,本次活動有助于加深中法汽車行業的相互了解,更為雙方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武漢經開區是東風汽車總部所在地、研發中心所在地、重要的乘用車生產基地。近年來,東風汽車深入推進新能源、智能化、國際化“三個躍遷”,2024年以兩倍于行業的增速,跑出向新能源轉型的“東風速度”。
東風汽車工業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磊介紹,東風汽車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加快“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持續加速拓展海外市場。截至目前,東風汽車已完成多款海外乘用車和商用車車型開發,產品覆蓋歐洲、南美、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4月23日,2025上海車展首日,東風汽車與沙特Universal Motors Agencies(UMA)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中東市場斬獲萬輛采購大單。
今年一季度,東風汽車自主乘用車出口同比增長63%,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同比激增138%。“車谷造”表現亮眼:東風猛士917上市以來成功深入瑞士、西班牙等海外市場;一季度,東風嵐圖海外訂單同比增長205%,3月實現125%的高速增長。
當前,武漢經開區壯龍頭、強鏈條、優環境,大力支持東風汽車、蓮花跑車等龍頭企業“走出去”,全力打造“世界車谷”。
把“出海口”搬到整車企業的“家門口”,武漢經開區進一步暢通汽車出海通道。3月,武漢經開區先后開通中歐班列“東風號”、開航“車谷號”江海直達汽車滾裝船和“經開港—太倉港”集裝箱直達航線,只要18天就能把“車谷造”運往歐洲,單車出口成本降低近千元。
“我們將向全球提供更好的汽車產品,為汽車出海打造更好環境,為外資企業提供更好服務。”武漢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區擁有31平方公里的自由貿易區、三個國家級一類水運開放口岸,建設港區聯動、港港聯動、協同高效的汽車“出海”服務體系,以整車“出海”帶動零部件企業協同“出海”。“總部風貌區、創新集聚區、工業風貌區等重點區域,歡迎中法企業前來投資興業,與中國車谷共享機遇、共贏發展!”(文/圖 李金友 鄭奇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