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近年來,英國不斷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在強化同日本、菲律賓等國在經貿、安全等領域關系的同時,甚至就地區局勢對中國妄加指責。日前,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訪菲后宣稱,英方對中方在南海“破壞穩定的危險行為”表示關切。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作為域外國家,英方應當尊重中方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停止挑動矛盾、搬弄是非。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資料圖)
英國國防部近日宣布,圍繞“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的航母打擊群于22號啟程,前往“印太地區”。一傳出這個消息,英國的一些媒體就開始放話了,稱遼寧艦和山東艦加起來還不如他們的航母強。以前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確是海上的霸主,不過現在的英國海軍早已失去了那時的光輝。“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名字聽上去很有氣勢,可實際上從一開始建造就問題不斷,服役后還時不時出點小狀況——漏水啊,動力系統也常有毛病。
這艘讓英國人非常自豪的航母,從2019年開始服役到現在,待在船塢里的日子竟然比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還要多。根據統計,它總共只在海上待了267天,卻有411天都在維修。僅在2020年10月,這艘航母在樸茨茅斯港就遭遇了嚴重的漏水情況,船艙里的水竟然積了1米深,連里面的電氣設備都被水給泡了。一開始以為修修只要300萬英鎊,結果現在竟然要2000萬英鎊了,一下子翻了快7倍。這對本來就錢不夠花的英國皇家海軍來說,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這讓人不禁想起2021年,那時候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首次進南海,原本想顯擺一下“帝國的威風”,結果卻成了國際的笑話。艦隊先是因為艦載機故障在那兒閑著,后來在黑海被俄羅斯用實彈趕走,最后還因為疫情的關系,帶著“全艦帶毒”的標簽狼狽撤離。這場“威懾中國”的鬧劇,結果英國航母躲在日本港口進行隔離。四年一晃而過,英國竟然再次放出風聲,稱“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要重返亞太,還拉上美國和日本進行聯合軍演,看來他們是吃了教訓卻仍然心照不宣。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資料圖)
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連續發文,不斷鼓吹“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將用行動告訴中國,英國仍然統治著海洋。同時引用航母指揮官詹姆斯·布萊克莫爾話稱,盡管英國軍方還未最終確認航母具體航行路線,但不排除派出艦艇穿越臺灣海峽的可能性,同時已經為執行各種任務做好準備。吹牛也需要資本,英國已經不是“日不落時代”可以比擬,而且這種字面數據對比完全不尊重事實。就連美國海軍都沒有信心,在第一島鏈內可以打贏解放軍,更何況實力已經降到谷底的英國海軍。
英國海軍如今湊齊艦載機都成問題,還妄圖在臺海挑釁,實在是不自量力。從歷史的角度看,解放軍痛打英艦并非沒有先例。“炮擊紫石英號”就是一段深刻的記憶。如今,以英國海軍現有的實力,拿什么和中國海軍對抗?烏克蘭沖突打了幾年,英國都未敢出兵,如今卻敢在亞洲的臺海問題上叫囂,實在讓人費解。
有分析認為,此次部署是英國展示其全球軍事實力、彰顯軍事強國地位的舉措。然而,無論是從冷戰后的軍力發展態勢,還是從英軍現實表現看,都暴露出英國軍事體系存在諸多結構性缺陷,難以支撐其全球軍事戰略目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英國理應展現應有擔當,以實際行動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不遠萬里跑到印太炫耀武力,攪亂地區局勢。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奉勸英國停止代價昂貴的政治作秀,以免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