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落實相關教育規劃綱要與課程標準理念,推動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深度融合,提升初中英語教師對新教材的理解、應用和駕馭能力,加強單元教學整體性,推動單元整體教學實踐創新。2025年4月23日,由中國教師報聯合莆田市城廂區教師進修學校主辦,莆田南門學校承辦,天學網·數字化教學研究院、福建省初中英語吳云開名師工作室協辦的“數字化背景下初中英語新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課例展評”活動在莆田南門學校順利舉行。
來自福州、泉州、莆田各地的教育專家、一線教師及教研員齊聚,現場參會教師400余人。活動還通過中國教師報、天學網等視頻號同步進行全國直播,直播觀看人數高達1.2萬人。本次活動圍繞課堂觀察、專家指導、專家報告、教師素養數字培訓、案例分享等多元形式展開研討,共探新時代數字化賦能英語新教材整體教學的實踐路徑。
領導致辭:共探數字化賦能教學新模式
開幕式上,莆田南門學校校長陳旭為本次活動致歡迎辭,介紹學校作為教育部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校,貫徹教育方針構建新生態,探索特色發展之路;同時指出本次活動是成果檢閱與交流契機,期待共探數字化教學新模式,推動教育發展。
莆田南門學校校長 陳旭
莆田市城廂區教育局副局長黃志聰指出,在教育強國與數字化轉型戰略背景下,本次活動聚焦初中英語新教材單元整體教學與數字化融合,是落實新課標素養導向的實踐;強調城廂區以強師興教為戰略,通過活動促教材解構、數字化工具運用及單元整體教學革新,呼吁教育同仁擁抱技術變革、深耕育人藝術,推進教學改革。
莆田市城廂區教育局副局長 黃志聰
中國教師報課改中國行(英語)項目主任羅健介紹了中國教師報辦報情況,以及發起“課改中國行”公益活動的初衷。他強調,此次活動聯動城廂區等課改前沿區域,通過課例展評、專家報告、案例分享等環節呈現“城廂英語學科課改經驗”,旨在助力全國英語教師破解“為何改”“如何改”,以專業賦能推動新課標落地與教育高質量發展。
中國教師報課改中國行(英語)項目主任羅健
成果展示:英語學科建設“城廂實踐”探尋
莆田市城廂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俞聰妹帶來成果展示,《以研訓者的高度成就教師發展的高度——城廂區英語學科建設實踐探尋》分享區域課改的智慧結晶,并強調單元整體教學是推進新課標的支點,需結合時代與課標要求,依托專家引領、團隊力量及系統課題研究去不斷深化課堂思考與教學引領,以實現教學行為突破與質量提升。
莆田市城廂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俞聰妹
課堂觀察:多維視角解碼高效課堂建構
教學的藝術在于“同中求異,異中求優”。兩節聚焦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 10 的同課異構課堂精彩呈現——莆田南門學校英語教師黃乙雪以“任務驅動”為軸,通過情境模擬、小組協作、故事山等活動,帶領學生走進“趙家搬新家獲社區幫助”的暖心故事,在真實互動中體悟“鄰里互助”的溫情,讓“幫助他人”的主題在任務實踐中自然滲透;莆田第三中學 英語教師余麗娟則以讀思言的文本解讀模型為切入點,從細讀文本、整體理解,探究文本、建構意義,搭建語言支架、言語產出三個環節中,引導學生梳理文本,填寫情節圖表,獲取關鍵信息,通過仿寫,感悟鄰里互助的意義,讓“愛”的種子在課堂悄然生根。
莆田南門學校黃乙雪-課例展示
莆田第三中學余麗娟-課例展示
兩節課雖風格迥異,卻同樣緊扣“幫助他人”的主題內核,以多元教學策略詮釋新課標“學生主體”理念——黃乙雪的課堂活力四射,在任務完成中培育語言運用能力;余麗娟的課堂層層遞進,于文本細品中浸潤情感態度價值觀?!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兩堂課皆以“愛”為橋,讓語言學習與人文素養在共生共長中綻放光彩。
專家評課:化繁為簡直擊教學精髓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黃遠振,對兩節課例進行專業評課,并作教學指導。黃遠振評課高屋建瓴,直指閱讀教學精髓:于文本解析,當緊扣情節捕捉與情感脈絡梳理,如細探趙家遷居時hopeful、thankful、warm等心境流轉,精準把握文本內核。踐行“Less is more”極簡理念,化繁為簡,以簡馭繁,精簡內容與課件,聚焦重難點突破,力避“教不完”之困。秉持以學為中心之旨,少教多學,教師要善為引導者、示范者,適時放手,讓學于生。同時,可增可視化預測環節,助力標題預判,提升課堂實效,使閱讀教學既具深度又富實效,真正抵達語言與人文交融之境。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 黃遠振
案例解析:AI賦能教學“雙提升”
泉州第五中學橋南校區英語教師張梅蘭帶來《數字化賦能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應用》典型案例,深度解構數字技術與傳統課堂的融合之道,為英語教學效率與效果的“雙提升”提供創新范本,盡顯前沿實踐的智慧風采。
泉州第五中學 張梅蘭
校本分享:數字化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莆田南門學校工會主席蔡松清帶來《南門學校初中英語減負增效實踐研究與突破》的精彩分享,干貨滿滿。作為教育部義務教育教改實驗校,南門學校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關于減負增效的實踐探索,猶如一盞明燈,為“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如何實現質量與效率的雙重提升,提供了極具借鑒意義的生動范例,指引著教育同仁們在減負增效之路上穩步前行。
莆田南門學校工會主席 蔡松清
專家論道:核心素養落地策略深度解構
在“雙新”背景下如何讓核心素養真正扎根課堂?兩場高屋建瓴的專家報告給出了深度解答——讀寫融合,育人為本。黃遠振帶來《初中英語新教材單元讀寫整合教學實踐》專題報告,以深厚的學術積淀與豐富的教學案例,深度解碼“讀寫整合”的底層邏輯:從單元整體教學視角重構讀寫關系,讓閱讀成為寫作的“輸入基石”,讓寫作成為閱讀的“思維外顯”,不僅是教學方法的創新,更是通過語言實踐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黃遠振的剖析既有理論高度,又具實操性,為教師破解“讀寫割裂”難題打開新視野。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 黃遠振
福建省教學名師吳云開以《雙新背景下走進文化理解的單元整體教學——以思維的視角》為題,聚焦“文化理解”與“思維培養”的深度融合。他提出,單元整體教學應成為文化滲透的“土壤”,通過層層遞進的思維支架設計,讓學生在理解多元文化的過程中,形成批判性、創新性思維能力,最終實現從“知識傳遞”到“素養生長”的跨越。
福建省初中英語吳云開名師工作室 吳云開
總結展望:深耕單元整體教學共繪數字圖景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這場以“數字化賦能,共探初中英語新教材單元整體教學”為主題的教育盛會,在課例展評的思維碰撞中啟幕,于經驗共享的智慧交融中沉淀。我們共同見證了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樣態、數字化工具的創新應用,更在專家引領與同伴互鑒中,觸摸到“雙新”背景下英語教學改革的脈搏。
活動現場合影留念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