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東森新聞等臺媒4月24日報道,臺積電今年3月宣布擴大對美投資千億引起市場關注,不過臺經濟部門“投審司”日前稱至今仍未收到臺積電申請,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擅自幫臺積電“加碼”,在記者會上隨口說出臺積電將在美國投資2500億美元。三立新聞網稱,特朗普已經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談論臺積電的投資,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幫臺積電往上加碼,“不知道臺積電是否吃得消”。
今年 2 月,特朗普指責臺灣地區搶走了美國的芯片業務,并毫不掩飾地表示“我們要把它奪回來”。與此同時,特朗普還威脅對所有在美國以外制造的計算機芯片、半導體等征收最高100%的關稅,以促使半導體產業回流美國。面對特朗普的威脅,賴清德當局忙不迭地向美方“投誠”,先是聲稱將斥資100億美元擴大向美軍購,隨后又推動臺積電追加1000 億美元投資美國。島內本以為這一樁樁巨額交易可以討特朗普歡心,不料特朗普的胃口卻是個“無底洞”。
特朗普(資料圖)
此前,賴清德通過一段視頻對民眾公開喊話,宣布所謂“五項應對策略”。對此,中國國民黨黨團總召傅崐萁質疑,臺灣大量資金輸往美國,大量向美國采購,都已經是臺灣日常,“五項策略”了無新意。國民黨民代王鴻薇痛批,臺當局的對策不是與美國積極交涉、討論反制方案,而是拿金庫堵民眾的嘴,挖東墻補西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痛批,賴清德當局已經主動將臺積電送上門去,卻依然換來加征32%關稅的待遇。
面對這些危機,賴清德的言行更加劇島內各界擔憂。他先是拋出包括擴大對美采購、加大對美投資的所謂“五大策略”,揚言要和美國“從零關稅談起”,接著又在美國媒體投書“輸誠”討好美國,島內輿論毫不留情地將其這些做法稱為“未談判先投降”。臺灣《聯合報》社論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賴清德的“五大策略”再次出現“談判前奉送籌碼”的荒謬邏輯,明明主張爭取“零關稅”,卻先承諾擴大對美投資,所有產業都可加碼投資美國。底牌都掀光了,還能用什么條件爭取“零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在綠營操弄下,現在島內政壇的斗爭已經發展成近乎直白的“親美”還是“親中”的對抗。隨著島內“大罷免”進入第二階段,這種意識形態的斗爭只會更加緊張。而“倚美謀獨”的賴清德當局一直在營造一種“美國不會拋棄我”的假象,畢竟有了靠山才好煽動民意、操作對抗。特朗普上臺后,不管是要挾臺積電赴美投資,還是要求臺當局增加防務預算,都給賴清德出了難題。他只能硬著頭皮說“這是美國需要臺灣”。至此,正常人應該都看得清,之前叫囂多時的“倚美抗中”,不過是民進黨的一廂情愿。
賴清德(資料圖)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回應,美國有關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再次證明美國永遠奉行“美國利益優先”。事實一再證明,民進黨當局“倚美”越多,害臺越深。所謂“應對措施”不過是“賣臺媚美”,只會損害臺灣產業發展的根基,犧牲臺灣民眾的利益福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